10月27日,山东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情况解读,根据地区生产总值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山东生产总值为7711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5.6%。
作为研判全年经济走势的关键参考,三季报承载着很多关注与期待。总的来看,前三季度山东全省经济运行保持了稳健向好的发展态势,全省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条件没有改变,加之一揽子宏观政策发力显效,高质量发展势头持续增强。
全球经济风高浪急,压力越大越考验发展韧性,这份扎实的三季报为山东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注入了信心力量。
“稳”的基调持续巩固,基本盘支撑有力,擦亮山东经济发展的坚实底色。
观察山东前三季度经济表现,“稳”是突出特点。
从供给侧看,三次产业齐头并进,均保持稳步增长。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4825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30150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42140亿元,增长6.1%。
从需求侧看,“三驾马车”综合发力,拉动更加协调。投资质效稳步提升,工业投资增长较快,增长7.7%,拉动全部投资增长3.1个百分点;消费市场平稳增长,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386.1亿元,增长5.6%;货物出口持续增长,规模达到1.60万亿元,增长5.3%。
来自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双向发力,既稳住了经济增长的基本盘,更优化了未来发展的结构,为山东高质量发展注入充沛活力与持久后劲。而这些关键指标持续改善的背后,是山东统筹推进稳增长、提质效、推改革、防风险、惠民生等一揽子务实举措的有力支撑。
年初,山东印发《2025年促进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全年谋划推出15000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4000个左右年度拟竣工投产项目,统筹纳入重点项目用地、资金、环境、能耗煤耗要素保障“四张清单”,协调帮助解决建设实施中存在的困难问题,为扩投资、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在消费领域,7月底,山东开启了覆盖全省16市的“好客山东·美食争霸赛”。用一场场味蕾争锋,把舌尖上的吸引力延伸到“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前11场美食争霸赛期间,打卡游客245.2万人次,仅现场销售额就达9062.5万元。
风高浪急时,更要把舵定向稳驭舟。山东保持定力,以“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坚韧,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经济发展划出一条昂扬向上的曲线。
“进”的动能加速集聚,发展质效稳步提升,彰显山东经济向新而行的优势。
在“稳”的基础上,山东经济“进”的态势更加明显。
在工业领域,从重点行业看,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0%,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4.2个百分点,上拉全省工业增速3.0个百分点。其中,汽车、铁路船舶、电子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0%、14.9%、16.6%。这样的增长背后既是创新的有力支撑,也标志着山东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迈出坚实步伐。
近年来,山东坚定不移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高标准推动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以务实有力的举措,全力以赴推动工业经济速效并进、量质齐升,全省工业大盘持续筑牢夯实。从政策叠加赋能到关键技术攻关再到创新主体培育,高质量科技供给有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无处不在。在服务业领域,前三季度,山东服务业增长面广泛,娱乐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商务服务业等保持较快增长,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19.4%、18.9%、16.9%,也进一步反映了服务业内部结构的提质升级和新增长点的培育。今年以来,“文旅热”燃动齐鲁大地,放大票根经济,深挖夜间经济潜力,布局房车露营、低空旅游,培育“跟着赛事、演唱会、微短剧去旅游”业态……从创新业态、场景,到“文体旅+”,山东正从多角度发力,打开服务业的想象空间。
“韧”的实力充分彰显,市场主体活力涌动,构筑山东经济行稳致远的基础。
民营经济是区域经济活力的重要“风向标”,山东经济的韧性还体现在市场主体的活力与适应能力上。
前三季度,山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3.5%,股份制企业增长8.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5.1%,私营企业增长6.8%。而在外贸领域,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6.8%,占进出口总额的75.7%。
一个个增长的数据,表明了山东民营企业在复杂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正不断增强,而这自然也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为企业发展注入信心。无论是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着力纠治涉企执法突出问题;还是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切实减轻企业迎检负担;抑或是建设“鲁执法”平台,不断提升行政执法监督效能……山东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举措,全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循环堵点卡点依然较多,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仍面临挑战。透视山东经济三季报里的成绩与信号,我们更加坚信只要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狠抓政策落实,山东必能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扛牢使命担当,为全国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