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先试 实现改革创新新突破
积极推动行政审批改革、创新发展海洋特色经济、体制机制先行先试……南海新区大胆作为,以创新释放改革活力、以创新增强发展动力,着力打造起机制灵活、办事高效、执行力强的运行体制和促进产城和谐发展的服务机制,创造性地开展建设和管理工作。
向改革要动力,以创新促发展。南海新区积极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创立的“过程简化、中介竞争”等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2013年一年时间里就为企业节省了5000多万元费用。今年,南海新区围绕规范改革中介机构服务,推进实施了投资项目备案、环评管理、评估主体、建设事项管理四项机制改革,为社会投资项目松绑减负,进一步激发了区域发展活力。下一步,南海新区将面向全国学先进、借经验,结合区域实际,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改革,优化简化办事流程,全力打造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
“伴随着系列改革举措的实施,南海新区的中介服务项目逐步减少,服务效率更高,收费更低。以一个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商业地产项目为例,环评等级由‘报告书’降为‘报告表’,水土保持、地质灾害、地震安全性评估,共享新区管委委托中介机构编报的园区报告书,可研报告和工程招投标自愿选择,保守计算可减少项目服务时限105天,减少中介收费80多万元。”南海新区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说。
大胆示范、先行先试。围绕打造政策洼地、吸聚创新资源,南海新区以海洋经济新区建设为切入点,对上积极探索争取省级政策支持。今年以来,南海新区抢抓国家发展海洋经济新区的有利时机,紧紧围绕上级投资方向,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共争取上级扶持资金6000多万元。
扶持资金主要用于南海新港作业区二期防波堤工程、香水河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南海新区供水管网建设、园区路网二期工程、汽车站建设、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南海新港作业区防波堤和香水河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争取资金最多,分别是3000万元和800万元。
作为推进产业强市、工业带动战略重要载体的南海新区,积极在发展海洋特色经济、城市化建设、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先行先试,形成“海洋经济新区”点式突破发展示范样板。依托一体化大威海深厚底蕴,南海新区全面探索社会化服务、城村融合一体化、生态建设以及重点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通过一系列创新率先示范举措,着力打造全市综合改革发展试验田。(本报记者 王文文 通讯员 刘昌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