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4年威海好人榜

王德香:好儿媳带着公公出嫁

2014-11-03 编辑: 立勇

    王德香,今年58岁,威海市文登区葛家镇西谭家口村村民。在第一任丈夫去世后,把共同孝敬公公作为重新择偶的条件,坚持带着公公出嫁;再婚组成家庭后,她和新任丈夫一起像对待亲生父亲一样孝养公公二十多年,她的现任丈夫谭福泽也把谭洪仁当成自己的父亲对待,如今一家人相处得十分融洽,是远近闻名的“最美家庭”。

    1977年,王德香与谭喜信结为夫妻。第二年大儿子降生了,7年后小儿子降生,虽然生活仅靠着几亩农田,但是在他俩的精心打理下,小日子过得还算很红火。

    1992年7月,谭喜信在去威海卖桃子的中途,遭遇车祸不幸身亡。留下67岁的老父亲和两个幼子。失去丈夫的悲痛和农忙的纷扰,让王德香一度悲伤不已,几乎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但看看两个未成年的儿子,再看看年迈的老父亲,王德香忍受着巨大的悲痛,艰难地挑起了照顾老公公和抚养两个儿子的重担。每逢农忙时节,王德香就感到极度无奈和绝望,不禁悲从中来——以前庄稼地里的活从来不用她操心,全是丈夫一手操持,自己最多也就打打下手。如今,什么时候要耕地、什么时候要播种、什么时候要收割,全都得她一人张罗!而且她一个女人家,自己也干不了。找别人帮忙,一是不好意思开口,二是乡里乡亲,到了季节都忙,只能等人家自己的活计干完才能帮忙。每每这时候,王德香都心急如焚,想想丈夫在的日子,再比比现在,她在背地里不知道偷偷流过多少泪!但是为了不让老公公伤心,擦擦泪她还要强颜笑。尽管如此艰辛,她还是忍着悲痛,安慰同样深受打击的老公公谭洪仁:“以后我就是您的亲闺女,有我一口饭吃,绝不让您饿着,有一根柴烧,也绝不让您冻着。”在以后的日子里,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看着王德香艰难地支撑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家,谭洪仁对王德香说,“再找一个吧,把孩子带过去,我自己过能行。”村里的好心人也张罗着给王德香介绍对象,想为她减轻点负担,王德香想,自己领着两个孩子走倒是可以,可这一走就剩下一个70岁的老公公,失去儿子已经让他痛不堪言,再狠心领走两个孙子,这于心何忍,“要嫁,我也要带上公公,不接受他的,我坚决不嫁,我说过要孝敬他到老的。”王德香这样坚持着。

    带着公公出嫁,这样的条件,逼退了几个看中王德香的人,但是她仍一如既往地坚持着。4年后,一个淳朴忠厚的汉子走进了王德香的生活,他就是王德香现任丈夫谭福泽。谭福泽也是西谭家口村人,他愿意和王德香一起照顾她的老公公。一个简单的婚礼后,谭福泽带着儿子搬到了王德香家,和她一起担起了照顾孩子和她老公公的担子。

    婚后,加上王德香、谭福泽的双亲,两人共同赡养五位老人和三个未成年的儿子,这对于一个土里刨食的农家来说,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十八年来,虽然生活的艰辛让王德香也偷偷地流过泪,但在家人面前,她从来没有半句怨言,先后伺奉后公公、婆婆去世;夫妻俩照顾前夫的老父亲比自己的亲爹还亲,每天不但给老人做合口的饭菜,还给老人拾掇的干干净净,穿着崭新的、笔挺的毛呢外套,戴着崭新黑色礼帽,让村里的其他老人羡慕不已。90岁的谭洪仁老人自己也感到莫大的幸福和满足,“30多年来,我一直跟着儿媳妇过,吃的穿的都是她做的,俺摊上了个比亲闺女还亲的好儿媳妇,是她让俺的晚年有了依靠啊。” 

    小两口以及谭洪仁老人对待三个儿子也都看不出个亲疏远近,一家人和和睦睦,其乐融融,成为众乡邻学习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