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的15日,梁华英都会带上足疗箱,骑着自行车早早来到荣成市老年公寓,为老人义务修脚。
这个习惯始于2008年8月。当时,梁华英第一次拿着工具来到老年公寓,要对这里的老人免费修脚。面对的是工作人员的怀疑。
“修脚?免费”
梁华英急急地拿出职业资格证书:“我有证!我是专业学校毕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上面盖有“扬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险局”红印,明明白白写着:“职业:修脚师,四级/中级技能。发证日期:2008年6月19日。”这个证书的“含金量”说服了工作人员,他们同意小梁在这里先修修试试。
万事开头难。大多数老人一辈子都没有修过脚,想到把自己的脚拿出来人人捧着修剪,更是不好意思,所以尽管小梁一腔热情免费上门服务,开始的时候还是差点打不开局面。后来又几位老人脚部患嵌甲、鸡眼、灰指甲等病,影响行走,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让小梁修脚,没想到效果极好,极大缓解了不适。从此以后,每个月的15日,排队等候小梁修脚的老人就越老越多了。
老年公寓之前有为老人理发的项目,梁华英上门修脚填补了服务上的一项空白。市老人公寓主任李彦红:“我们没想到小梁能一直坚持到现在,已经有六年了。每个月的15日,她都上门来给老人义务修脚,我们都过意不去,说要给个辛苦钱,她坚决不要。小梁对老人有爱心,服务周到,老人们都很喜欢他。”
承诺无声爱心无价
为老人义务修脚,对于梁华英来说,起因简单不过-献爱心。
梁华英做过工人,理过发,后来几经考察,选择将修脚作为自己的事业。她觉得,市场有空白、大众有需要的地方,展现个人价值的空间更大,要治脚病必须懂修脚。2008年,梁华英进入扬州的陆琴脚艺培训学校学习,成为第47期学员,经过艰苦的学习和训练,她顺利通过了职业资格考试,获得中级修脚师资格证。这时她就想献爱心,有了义务为老人修脚的念头。
梁华英说,其实最需修脚的是老人。人岁数大了以后脚趾甲容易增厚,再加上不少老人弯不下腰自己难以修剪;还有的人脚趾甲长进肉里,俗称“嵌甲”,容易形成甲沟炎,感染化脓,给老人生活带来不便。她说:“老人,不容易,腿脚不方便,买个水果都要求别人。趾甲扎进肉里也没法自己弄,儿女虽孝顺,却心有余力不足。我有修脚这个手艺,来帮老人修修脚,献献爱心,也是应该的。”
这句:“献爱心”对她来说,不是一时兴起的慷慨之辞,而是一句承诺。秉承这句承诺,她每月15日都会放下手中的生计,微笑着去为老人解除足下之忧。
在老年公寓,梁华英送出的是爱心,收获的也是爱心。她最难忘的是一位高大爷。高大爷每次修完脚都偷偷的将钱放进梁华英包里,告诉她:“小梁,我是退休的,有钱花!你成天这么辛苦,这钱你拿着!”梁华英回回都把钱退回去,告他:“大爷,我不收钱不适针对你,这里的老人谁的钱我都不收。“可是几年前,高大爷不在了,梁华英谈及非常遗憾:“这些老人都是过来人,跟他们在一起说话,心里舒服。有不少老人,今年还给他们修脚,转过年可能就看不着人了,想想心里真不割舍。”
有一种境界叫简单
生活,不疾不徐:生计,不饱不饥。
为生计,梁华英在自己房子开了一家‘梁家专业修脚’,沿着新庄菜市场东面的小巷子向南走200米,新庄一区169号,这就是了。
在扬州学习期间,梁华英了解到,全国人大代表陆琴凭借修脚这一技之长成功,更是决定就把这份工作当成事业来做了。每当脚病患者康复时,她会觉得自己真正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也看到了自己继续努力的方向。修脚对她来说,除了是谋生手段,更多是实现自己价值的途径。
去年夏天,时隔四年,我们再次来到梁华英家。如四年前相比,时光仿佛从未在这个位于新庄的小院里停驻。
一树盛开的六月桂氤氲着剩下的馥郁。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伴随着花香远远并听到梁华英爽朗的笑声,她的笑容亦如四年前一样明亮。
看门的狗“冬瓜”尽职的吠了两声后,自回窝边坐着。用三合板钉成的狗窝上,梁华英用白粉笔写上“保安大队长”,“今天我值班”。她自己平时看两眼,就会忍不住乐一下。
屋子里,54岁的刘师傅正在接受足疗。刘师傅去年在这里把困扰自己多年的鸡眼、灰指甲治好了,今年接着调理脚湿,这已经来了第四次,再有几次基本就好了。
梁华英做足疗颇有章法,她手上用力,带着一股柔劲,给予双脚难得的温柔,她说,树老根先枯,人老脚先衰。养生先养脚,人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反射区,足疗通过按摩穴位,能够起到保健作用。
刘师傅这边看着报纸,梁华英手下娴熟的做着足疗,一边谈着这几年的生活。
由于修脚与治脚病不分家,2012年5月,梁华英特地到北京海淀区尚康源牛德英手足康复研究所进修,学习治疗足病。慢慢的她的技术得到了许多患者的认可。几年来,离异的梁华英独自拉扯女儿长大,修脚所得是她和女儿唯一的生活来源,她仍旧坚持每月15日为老年公寓的老人们义务修脚。她说:“我有这个手艺,能挣俩钱糊口就行。人活着不应该只为金钱,我作为一个专业修脚师,也想为社会做一点贡献,为老人修脚,减轻他们的痛苦,能帮到他们就尽量帮点。听人家说过义工、志愿者,他们有组织,我是自己干,也是一样的献爱心吧。”
不论是在工作还是聊天,梁华英总在笑。她的笑容透着由内而外的愉悦,她说:“每天都要好好过。烦恼是一天,高兴是一天,为什么不高兴?”
笑对生活,路在脚下,这就是默默奉献、自信豁达的梁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