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城市化下的南部崛起 2014南海新区发展回眸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直通南海
2015-02-05 07:30:40    来源: 威海网·威海日报
2014年,南海新区紧扣市委、市政府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部署,全面突破、加速发展,在经济转型升级、城市化建设、改革创新突破、三生共融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效,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已经成为我市转型跨越、科学发展新的增长极和现代化幸福威海建设的新亮点。

南海新区汽车站。

南海新区明珠河畔。

  全域城市化 城村一体新范本

  ■5000多户村民将变市民

  2014年,南海新区加快城市化进程,全面启动环海路以南21个村城市化改造工程,新建10个新型社区,总建筑面积80多万平方米。10个社区均已启动建设,南湾社区已交付使用,孙家寨社区正在进行装修,观海新村主体建设也基本完工。

  ■南湾村民搬进新社区

  2014年8月,南海新区南湾村新型社区交付使用,100多户村民搬上楼房,优先享受到全域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便利。南湾社区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提供了多个户型供村民选择,社区位置也是根据村民意愿选定的。

  ■200多名大龄青年喜领新居钥匙

  2014年9月22日,南海新区青春家园一期工程交付使用,首批200多名大龄青年领到了新房钥匙。

  近年来,南海新区蓝色产业快速发展,创造了较多的就业岗位,吸引众多青年回家乡就业创业。为让返乡青年留得下、融得进、住得下,新区规划建设了总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的青春家园,主要面向小观镇在村内无宅基地的男青年。青春家园一期可满足400名青年的住房需求,二期工程也启动了报名工作。

  ■免费培训3000多名转移农民

  2014年,南海新区适应城市化发展新趋势,针对区内农村转移劳动力,专门举办农村劳动力前置转移夜校培训班,分批次对3000多名转移农民进行免费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授课老师从专业院校聘请,开设建筑施工、园林绿化、家政服务、宾馆服务、保安、创业技能等方面培训课程。通过技能培训,引导农村劳动力在短期内练就过硬的职业技能,更好更快地融入城市生活。

  ■发起设立威海首只非公募慈善基金

  2014年8月1日,南海新区举行“慈心一日捐”暨南海爱心基金捐赠仪式,发起设立了威海首只非公募慈善基金,区内企事业单位和爱心人士共募集捐款5000多万元。同时,南海新区机关干部、辖区企业、镇办企业、村居等单位、个人捐赠260多万元善款。

  南海爱心基金会募集到的5000多万元基金将由基金会统一支配,除向南海新区弱势群体提供减贫扶困、扶弱助孤、助学助医等社会救助外,还将用于支持大学生创业、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等方面。

  ■供热面积增至206万平方米

  2014年,南海新区投入资金5500万元,在原有100万平方米供热配套面积基础上,铺设供热主管网长达25公里,进行热源增容28兆瓦,新增106万平方米的供热配套面积。2014年11月16日,南海新区与中心城区同步启动供暖工作,实现与中心城区同步供暖。另外,南海新区首次在南海高中、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等供热区域里引入了水煤浆锅炉供热新技术,实现环保节能的双重效应。

  ■完善公共交通网,1元公交跑全城

  2014年4月,南海新区新增12辆公交车投入运营,发车班次缩短为20分钟一趟,增设了40多个新型候车亭,实现了1元公共交通区域全覆盖。5月,开通了定制公交,让群众实现“家门-厂门”的点对点直达。

  在加快完善公交服务的同时,南海新区还将出租车数量增加到40辆,开通了电话预约叫车服务,并在学校、镇区等人口集中的场所设置候客点,方便居民乘坐。

来源: 威海网·威海日报
编辑: 小风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威海举办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五一”国际劳动节文艺演出
  • 权威发布 | 《2025年实施改革创新项目推动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发布
  • 双线发力破梗阻!高区政务服务跑出“加速度”
  • 威海6人获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