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区:建一座形态美+内在美的新城
社会保障重利民
让百姓进城就业不离家
令孙军涛感慨的不仅是生活环境的改善,原先地地道道的农村汉子,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企业的技工,年收入是原先在村里种地的两三倍。
谈到这种“逆袭”,孙军涛激动地说:“这都是托南海新区农村劳动力前置转移培训班的福!”
南海新区深知,城市化不仅是土地、户口本的城市化,在乡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的过程中,如果进城农民就业技能跟不上城市化发展的步伐,他们的生活前景就会暗淡。
为了让更多的农民过上“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的生活,南海新区开办农村劳动力前置转移培训夜校班,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和产业发展特点,为转移劳动力进行免费技能培训,从专业院校或企业聘请授课老师,走进村委大院讲技能,为村民们进行建筑施工、园林绿化、电子商务、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让村民掌握一技之能。
随着公共交通、商业服务、旅游项目、教育医疗等的不断完善,南海新区城市氛围愈加浓厚,越来越多的新市民搭上城市化建设的快车,在家门口实现就近转移、就近工作,成为上班族。
在家就能安心上班,城市化的便利也吸引回来一批曾在外靠打工过“游击”生活的游子。
王新明曾是“转战”四川、上海、温州等地的打工仔,常年奔波在外,居无定所。现如今,他不仅在南海新区一家企业内找到一份稳定工作,还成了公司维修工段的工段长。守着家人上班,还拿着高工资,王新明逢人便说,“从普通农民到打工仔再到上班族,是南海新区给了我稳定的生活”。
随着大批返乡青年回到家乡工作,南海新区为让返乡青年留得住、融得进、住得下,特为辖区内家在农村且在村内无宅基地的青年规划建设了总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的青春家园,社区设施完备,附近交通便利,首批200多名大龄青年去年便已入住。
而当下,随着区内各企业的相继投产,南海新区临港产业区成了广大居民的就业乐土。为了方便广大就业者,南海新区在临港产业区规划了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的蓝色家园社区,一期6万平方米的住宅和商业建筑将于今年年底完工。
“城市化不仅要有令人惊艳的‘形态美’,更要有‘内在美’,在为新市民创造高标准物质生活的同时,提升专业技能,提升文明素质,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才能实现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南海新区管委负责人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