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区1.59亿打造生态新名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直通南海
2016-01-21 07:30:24    来源: 威海网·威海日报
1.59亿余元投资,9项重点规划工程,今年,南海新区将在占总面积23%的区域上,计划用7年时间,建成集科研检测、科教宣传、游览观光于一体的威海五垒岛湾国家湿地公园,着力将“生态新区”名片描绘得更加绚烂。

    威海网讯(记者 王晓根 通讯员 刘昌勇)1.59亿余元投资,9项重点规划工程,今年,南海新区将在占总面积23%的区域上,计划用7年时间,建成集科研检测、科教宣传、游览观光于一体的威海五垒岛湾国家湿地公园,着力将“生态新区”名片描绘得更加绚烂。

    威海五垒岛湾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期限为7年,规划建设湿地保护与恢复、科普宣教、科研检测、景观游览等9项工程。其中,规划建设的湿地科普宣教中心将配置湿地科普馆、湿地交流中心、湿地图书馆等,进行集中宣教湿地科普知识。规划建设的湿地科研监测中心,将组建科研团队开展持续研究,掌握滨海湿地的动态特征,为湿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公园内还将设置芦苇荡栈道、观鸟屋、沙雕文化园、亲水平台、垂钓台、探海台、天涯海角等近20项游览观光项目,并设有电瓶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供游客游园。

    威海五垒岛湾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3660.83公顷,湿地率98.64%,主要包括香水河、金花河、昌阳河部分河段及五垒岛湾潮间带区域等。湿地类型包括河口水域、淤泥质海滩、永久性河流、水产养殖场。如今,该湿地公园内有维管植物263种,有2种国家级保护植物,有二次补血草、列当两种山东省稀有濒危植物。湿地公园里还有各种浮游植物300余种,各种鱼虾在此大量繁殖,吸引了大量鸟类来此栖息、越冬。现在该湿地公园已聚集鸟类200余种,是山东省湿地鸟类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中,东方白鹳、大天鹅、鸳鸯等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就有10多种。

    日前,随着威海五垒岛湾湿地公园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不仅结束了我市无国家级湿地公园的历史,也标志着“生态立市”战略下,南海新区在生态修复的道路上取得了初步战果。

    “生态新区”是南海新区开发建设的既定目标。南海新区在开发建设中始终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理念,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实行开发与保护并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着力打造生态新区。上亿元的投入,同步展开河道清淤、湿地保护等多个生态建设工程。

    2014年,地处五垒岛湾湿地公园内的香水河湿地公园被省林业厅评为省级湿地公园;2015年,在首届全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峰论坛暨城市与景区成果发布会上,南海新区成功获评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

    “湿地公园是南海新区与海域重要的生态隔离带,对其进行保护,稳定改善公园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充分发挥,对于调节区域气候、平衡区域发展有重要作用。”南海新区公用设施管理处负责人介绍说,今年的工作重点是采取清淤除污、水岸保护、野生生物栖息环境营造、湿地文化保护等人工保护及恢复措施,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使湿地公园内生物种类更丰富,湿地景观更优美。

来源: 威海网·威海日报
编辑: 立勇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入选飞猪旅游热门城市!新场景新业态让威海文旅市场“热辣滚烫”
  • 威海入选年轻人最向往旅游地
  • 威海举办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五一”国际劳动节文艺演出
  • 权威发布 | 《2025年实施改革创新项目推动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发布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