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突破:“十通一平”撑起南海城建骨架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直通南海
2016-04-13 07:42:54    来源: 威海网·威海日报
推进8个新型社区建设,修建道路28条,新建大型桥梁4座,新增绿化面积190万平方米,新建公厕6处,新增出租车21辆……翻开南海新区2016年城市建设的“明细表”,令人倍感振奋。瞄准“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目标,南海新区着眼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积极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把城市的“温暖”源源不断地向周边辐射,让本地居民上楼进城,让外来人口真正融入城市。

    威海网讯(记者 王晓根 通讯员 刘昌勇)推进8个新型社区建设,修建道路28条,新建大型桥梁4座,新增绿化面积190万平方米,新建公厕6处,新增出租车21辆……翻开南海新区2016年城市建设的“明细表”,令人倍感振奋。瞄准“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目标,南海新区着眼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积极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把城市的“温暖”源源不断地向周边辐射,让本地居民上楼进城,让外来人口真正融入城市。

    关彦博从深圳来南海新区创业3年了,他亲身体会到了这里发生的变化。“原来连路都没有,更别说高楼大厦了,现在一幢幢现代化大楼拔地而起,道路交通四通八达,绿化面积不断增加,商业配套逐步齐全,越来越有现代化城市的味道了。”关彦博说,如今妻子和孩子也搬到南海新区,他们在这里安了家,最近正在给孩子办理幼儿园入园手续。

    围绕百姓需求,南海新区加快推进人的城市化。在探索城村融合新型城市化建设模式中,高标准建设、高规格配套启动新型社区建设。在社区选址上,由各村村民集体协商拿主意,自主选择社区位置。社区内教育、医疗机构、供排水系统、广场、停车场等涉及群众日常生活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如今,用以安置21个村村民的10个新型社区全面开工建设,一栋栋高标准、高质量的楼房陆续落成,5000多户居民即将圆上楼梦。目前,已有南湾、孙家寨两个社区建成并分房到户,4个社区主体基本完工,其他社区正加快建设,争取年底前竣工。

    南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吸引了大批青年回家乡工作。为让返乡青年留得住、融得进、住得下,南海新区特为辖区内家在农村且在村内无宅基地的青年规划建设了青春家园,首批200多名青年已入住。此外,考虑到临港产业区广大职工生活需求,启动了蓝色家园社区项目。项目总建筑面积13.2万平方米,可为职工提供住宿、餐饮、娱乐等生活配套服务。目前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封顶,年底前可具备使用条件,二期工程正在进行基础施工。此外,今年还开工建设临港生活配套区,计划年底前竣工。

    拓展延伸区域交通。在路网建设方面,新建、维修28条道路,总里程达56公里,新装、改造路灯3300余盏,铺设管网120公里,新建大型桥梁4座,并加快推进香水河大桥建设,争取今年投入使用,进一步完善路网结构,提高道路交通承载力。在公共交通方面,南海新区公交公司计划新增6辆客车,用于南海至文登的公交快线,进一步缩短居民等车时间,并新增21辆出租车,在旅游旺季到来时适度增加车辆,方便群众出行。

    统筹布局基础设施。现在南海新区水、电、气、暖、通讯、排污等“十通一平”设施到位,并实施了污水处理厂提标提档工程,新增了两条110KV电力供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今年还将启动一系列大型基础设施工程,进一步优化区内生产生活保障。启动了香水河挡潮闸工程,与中建电力签订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这是山东省第二个大型天然气清洁能源项目,2018年有望投产运行,届时可满足93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今年继续推进金融商务中心、鲁源酒店、福地商业街以及水上乐园二期等商务旅游项目。此外,南海新港一期工程正在为开港做准备,新港二期工程有序推进,疏港铁路即将开工建设,青荣城铁南线已通过规划。

    提升生态环境。生态向来是南海新区招商引资、吸引游客、留住人的金字招牌。以建设“生态花园城市”为目标,南海新区继续建设五垒岛湾国家湿地公园,在实施昌阳河水域打造、香水河流域生态景观长廊打造的同时,再启动金花河湿地修复工程,建设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科普教育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生态湿地。此外,按照“一路一景”绿化原则,在10余条道路增加绿化面积190余万平方米,区内总的绿化面积计划达1000多万平方米。

来源: 威海网·威海日报
编辑: 小风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权威发布丨食品标签进入“扫码时代”,威海市多措并举开展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推广应用工作
  • 华能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工程2号机组开工建设
  • 入选飞猪旅游热门城市!新场景新业态让威海文旅市场“热辣滚烫”
  • 威海入选年轻人最向往旅游地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