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优势林业资源 促进南海新区全域旅游发展
依靠优势林业资源 促进南海新区全域旅游发展
威海网讯 (记者 王文龙 通讯员 刘昌勇)享有天然氧吧美誉的万亩松林、威海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的五垒岛湾湿地公园、随处可见的“生态绿道”……被绿色环绕的南海新区,一步一景,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在此安家落户的“新南海人”也比比皆是。步步皆是景、处处皆含情,南海新区在良好的林业生态基础上,吹响了全域旅游的号角。
孩子们在万亩松林里自由玩耍。 刘昌勇 摄
南海新区万亩松林,美景无限好。 刘昌勇 摄
黑松林吸引全国各地“候鸟”落户
漫步南海新区,处处美景盈目。有着天然氧吧美誉的万亩松林吸引着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松林里面空气清新,松香浓郁,负氧离子含量高于大中城市数十倍,是养生、休闲、度假的佳地。黑松、白蜡、银杏等各类苗木高低错落,郁郁葱葱,每一位来过万亩松林的市民无不对其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所折服。
据介绍,毗邻海岸线的万亩松林栽植于上世纪50年代,为了阻挡风沙,南海人栽下了一大片防护林,东西长约6.5公里、南北宽约1公里,6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原有林貌,这片防护林不仅成了屹立于海岸线上的“绿色长城”,还成了宝贵的“天然氧吧”。
“在内陆住了大半辈子,没呼吸到这么清新的空气,人家说,常到松林走一走,轻松活到九十九,这是有根据的。”来自北京的刘洋尽情地在松林里深呼吸,大海见多了,但是在海边能有这么大的森林,他还是第一次见。一见钟情后,他在南海新区买了房子,从此过上桃源般生活。
除了漫步万亩松林,平时刘洋还有个爱好就是到香水河钓鱼,沙鸥翔集的香水河,各种鱼类散落其中,如同充满星星的夜空。由于河道清淤疏浚、湿地保护等多个生态建设工程的完成,梭鱼、河蟹、贝类等水生生物种类日渐增多,开阔的水面,良好的植被,引来海鸥、灰鹤、野鸭、白鹭等鸟类栖息觅食,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迷人景观。这里成为了鱼鸟的天堂,同样也成为了垂钓者的胜地。
据介绍,囊括香水河、金花河等区域的五垒岛湾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规划总面积3660.83公顷,湿地率高达98.64%,湿地公园内有维管植物263种,有2种国家级保护植物、2种山东省稀有濒危植物,还有300余种浮游植物,并已聚集鸟类200余种。
和刘洋一样对南海新区一见钟情的“候鸟”在这里也比比皆是。采访中,记者所接触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居民,包括北京、上海、河北、河南、山西、新疆等等,都是被南海新区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而来。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带来累累硕果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自然界功能最完善的资源库、蓄水库、碳贮库和能源库,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固碳制氧、减少污染等多种功能,对改善生态状况、优化人居环境,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南海新区在开发过程中坚守“不动一棵松树”的底线,近年来,南海新区的游客量逐年增加,旅游收入成为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南海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为此,我们正确处理园区建设、城市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把保护生态、永续发展放在首位,科学开发利用林业资源,大力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全力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南海新区管委负责人说。
“林业+旅游”是指以森林、湿地、观光果园、花圃及其他森林类型景区为载体,集休闲度假、健康养生、旅游购物等为一体多业态融合模式,是适应全域旅游特征的新林业产业形态,具有“搭建平台、构建渠道、促进共享、提升价值、提升效率”等综合功能。
据了解,南海新区大力推进“林业+旅游”过程中,深刻认识林业的生态功能,依靠优势林业资源,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进行重点培育,厚植生态、旅游、健康等发展优势,不断推陈出新,全景式打造“开放式、体验式、融入式”全域旅游品牌,打造“一个来了就会爱上的全景新区”。
如今,在优势林业资源的基础上,“生态”成为南海新区最亮丽的名片。南海新区先后获评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优秀示范新区、中国最佳旅游开发区、中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