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建设工程项目许可审批将再实现新的提速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直通南海
2016-12-23 07:30:12    来源: 威海网·威海晚报
日前,南海新区开展的临港产业区水土保持方案区域化评估评审政府采购项目开标。现在,中标单位已开始对临港产业区进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两个月后报告即可出炉,评估评审成果可让进驻该区域所有企业同时共享。

    威海网讯 (记者 张世洋 通讯员 曹术友 刘昌永)日前,南海新区开展的临港产业区水土保持方案区域化评估评审政府采购项目开标。现在,中标单位已开始对临港产业区进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两个月后报告即可出炉,评估评审成果可让进驻该区域所有企业同时共享。这标志着建设工程项目前置审批事项统一纳入区域化评估评审服务机制在我市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同时也意味着继2014年我市创新推行建设工程项目模块化审批机制以来,建设工程项目领域的许可审批将再实现新的提速。

    “这项改革是一件好事!”南海新区蓝瑞汽配产业园负责人对实行区域化评估举双手赞成。这个项目在临港产业区内,按照规定,项目建设之前需要编制水土保持方案,这需要由中介机构予以实施,从开始操作到评估评审完成,不仅需要花费近10万元的费用,还得让项目等上一段时间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直接影响了项目整体进度。

    “通过进行区域化评估评审,将原来由企业各自进行的各项评估评审,由政府统一组织,结合功能园区定位,提前完成园区建设项目前置审批环节涉及的有关评估评审。”市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负责人表示,当形成整体性、区域化评估评审后,入驻项目无需再进行单个申报,审批时限大大压缩。

    据了解,2014年,我市推行建设工程项目模块化审批服务机制以来,行政机关纯粹许可审批时间由281个工作日压缩至28个工作日,但由中介服务机构实施的地质灾害、水土保持、地震安全、气象雷电、文物保护等相关评估评审是建设工程项目许可审批中绕不开的前置条件,各个方面的评估评审仍然占用大量的时间,成为项目及时快速落地的重要障碍。并且项目处在同一区域,评估评审方案大同小异,重复性工作太多,耗时耗力。

    以区域化评估评审先行先试的南海新区为例,该区这次在临港产业区62平方公里范围内开展水土保持方案区域化评估评审工作,利用两个月时间完成水土保持方案并取得主管部门审核,评估评审结果区域共享,入驻项目建设单位无需单个申报。

    “中标企业以16万元的价格对临港产业区实行区域化评估评审,如果按照单个项目进行申报,这个价格还不够一个房地产项目的申报费用。临港产业区可容纳200多个建设项目,区域化评估评审可节省下近千万元,每个建设项目可节省两个多月的时间。”南海新区政务服务中心主任王书武表示,这样一来,进一步保障了项目尽早落地、尽早建设、尽早投产。

    不只是南海新区,进行区域化评估评审改革,由政府统一组织,把企业从繁杂的审批事项中解放出来,成为我市政务服务中心中介服务改革的努力方向。

    据市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区域化评估评审工作机制在南海新区、综合保税区等陆续推行,让建设工程项目领域许可审批实现再提速,切实让企业感受到简化优化服务带来的便利。

来源: 威海网·威海晚报
编辑: 立勇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一张膜“滤”出“可再生”润滑油丨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
  • 护航旅游消费市场 | 联动发力 威海“烟火气”里筑防线
  • 威海上新两处公园
  • 威海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串起67家规上企业丨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