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在南海新区“遇见未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直通南海
2017-04-21 08:26:59    来源: 威海网·威海晚报
近日,落户于南海新区的威海先临三维科技有限公司又一次取得了技术上的新突破,为三角集团量身定做的压轴数字化处理方案,不仅凭借3D打印技术避免了人工打磨而产生的误差,而且降低了轮胎残次率,进一步提升了设备性能。

3D打印在南海新区“遇见未来”

威海先临科技有限公司如何领跑3D打印技术

威海网讯 (记者 刘晓林 通讯员 刘昌勇)近日,落户于南海新区的威海先临三维科技有限公司又一次取得了技术上的新突破,为三角集团量身定做的压轴数字化处理方案,不仅凭借3D打印技术避免了人工打磨而产生的误差,而且降低了轮胎残次率,进一步提升了设备性能。

像这样为区内企业转型升级服务的例子,在先临三维还有很多,公司在南海新区成立以来,在为新区经济发展做贡献的同时,自身也取得了较快发展,目前已成为国内北方区规模最大的3D打印创新应用服务中心。

培训3D打印教师200余名,建立省级创客导师库

“我们看中了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产业政策,而且新区发展活力十足,公司能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设备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外包服务,自身也获得了发展优势。”谈及企业落户南海新区的原因,先临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毕崇良这样表示。

2015年9月,先临三维科技有限公司在南海新区落户,新区管委“一对一”跟踪服务保证了企业的稳步发展。如今,公司一期已经投入使用,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科普、展示、体验、培训等各种功能于一体。

在公司一楼3D体验展厅,记者感受到了3D打印的巨大魅力:在工业制造展区,跳舞机器人、涡轮叶片等近百件复杂的工业制品让人叹为观止;在生物医疗展区,通过三维扫描仪扫描后打印的假牙更加精确,利用尼龙材料打印的带孔骨腕矫形器更加轻便健康;在教育创意消费展区,3D打印的城堡、卡通人物栩栩如生……

3D打印究竟可以先进到何种程度?“一顿饭功夫就能打印出一款新型汽车仪表台。”毕崇良说。

3D打印技术被认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标志。基于这一认识,先临三维决定把产业扩展到教育领域,定向培养3D人才。

去年,公司帮助南海高中、南海实验学校、泽库中学建设3所3D打印教学实验室,构建3D创客教室。同时,公司又将眼光放在了全省。“我们和省教育厅联合,举办全省科技老师培训,计划培养200余名3D创客导师,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毕崇良介绍,公司还将与大专院校进行合作,培养3D打印专业人才。

另外,为进一步发挥3D打印的带动示范作用,“3D打印研究院”也正在加紧筹备中,将3D打印技术与材料、软件等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打造3D制造互联网平台和3D打印创作人员交流平台。

撬动千亿资本 构建3D打印生态圈

3D打印在教育领域内大放异彩的同时,在医疗领域内的表现也同样吸引眼球。目前,先临三维已经与文登整骨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在骨科方面进行重点合作,并在3D打印细胞、皮肤和生物支架方面进行全方位研究。

另外,3D打印使用“增材”的方法,可以减少浪费,节省材料。通过与威高集团进行的合作来看,研发新产品,需要根据各项数据制造模具,然后才能比照模具进行产品制作。如果不合适,则重新制作模具。如此一来,耗时费力又浪费材料。

“3D打印可以根据三维数据,直接制作医疗产品所需的模具,省去了反复试验的麻烦。”毕崇良说,通过3D打印制作医疗产品试验模,可以节约80%的成本。

去年9月份,公司正式开始运营,预计年营业额将达到1000万元。“这1000万元能推动企业产能提升、技术升级改造,起到巨大的乘数效应。”毕崇良说,3D打印能够推动1000-10000倍的产能提升,也就是撬动数千亿元的社会资本。

目前,公司正在打造3D打印“设备、材料、数据、服务”+互联网四大板块,构建完整线上线下生态圈,通过3D客数据云平台和3D造打印云平台两大互联网平台将公司内外资源进行线上线下整合,为南海新区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来源: 威海网·威海晚报
编辑: 王文含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威海3个水产品上榜第四批“好品山东”品牌
  • 即将亮相!威海城区这一新地标最新进展来了
  • 威海海鲜亮相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现代农业博览会
  • 更具“国际范”!威海入境游持续升温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