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上新楼房,福利一箩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直通南海
2017-06-29 08:22:44    来源: 威海网·威海日报
现在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跟十年前完全是两个样。我现在已经从农民变为市民了。”南海新区南湾社区62岁的居民蔡俊杰自豪地说。 110平方米三室一厅的楼房宽敞明亮,屋内皮沙发、液晶电视、冰箱等一应俱全,阳台上几盆鲜花争奇斗艳。“做梦也没想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新楼房。”面对新变化、新生活,憨厚朴实的蔡俊杰感慨万千。

“住上新楼房,福利一箩筐”

——一名新市民眼中的南海新区民生变迁

◎记者 刘波 通讯员 刘昌勇

“现在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跟十年前完全是两个样。我现在已经从农民变为市民了。”南海新区南湾社区62岁的居民蔡俊杰自豪地说。

110平方米三室一厅的楼房宽敞明亮,屋内皮沙发、液晶电视、冰箱等一应俱全,阳台上几盆鲜花争奇斗艳。“做梦也没想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新楼房。”面对新变化、新生活,憨厚朴实的蔡俊杰感慨万千。

搬进新楼房 乐享新生活

蔡俊杰是南海新区小观镇南湾村土生土长的农民,可他现在的日子过得可不像个农民:住在楼房里,在家门口的“南海半岛”小区当保安,每天上下班,,骑着电动车只有5分钟的路程。

让蔡俊杰的生活发生根本变化的是南海新区加快推进城市化建设,城市功能从便民、利民的角度有机嵌入,探索出一条城村融合的新型城市化建设模式。

“我是2014年5月1日搬到新楼房的,这个日子我记得最清楚,一辈子都忘不了。新房子宽敞明亮,布局合理,统一安装了油烟机、太阳能,还有水电气暖等,配套十分齐全。”蔡俊杰笑着说。

在南湾社区里,路面平整顺畅,一排排精致楼房整齐排列,片片绿色点缀于楼房之间。南湾社区是南海新区实施的第一个新型城市化改造工程。

从打地基开始,蔡俊杰就在新楼房前守着,看地基垫得深不深、实不实,工程进度快不快。看着房子一天天盖起来,蔡俊杰心里非常高兴。

新楼封顶那天,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对蔡俊杰来说无疑是天籁之音。南湾社区总投资8亿元,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用于安置南湾村的村民。工程竣工时,水、电、暖等一步到位,同时还配备气灶、橱柜、衣柜、座便器等生活用具,地砖、木地板也全部一次性安装。

在城市化建设中,南海新区把环海路以南21个村列入城市化改造工程。现在,用以安置21个村村民的10个新型社区全部动工,小观镇南湾村和孙家寨村的村民已经搬迁上楼,6个社区今年实现分房入住,2个社区建设进一步推进,2018年将完工并投入使用,21个村的5000多户村民将集体搬上楼房。

“以前住平房,做饭烧柴火。现在天然气通到各家各户,想做饭只需打个火,方便多了。冬天还有暖气,屋里有20多度,再也不用生火炉取暖了。”蔡俊杰说。

“住上楼房的最大变化就是干净了,楼旁就有垃圾桶,还有人定期收拾,非常卫生方便。”蔡俊杰说。南海新区为各村按照每20户配备一个垃圾桶,并对垃圾定点、定时集中收集,统一清运。

蔡俊杰的老房子和新楼房只有一路之隔。“我们的新家我们做主,在新社区规划建设之初,新区管委不指定新建社区位置,都是由各村村民集体协商拿主意,新区范围内只要规划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地段,都可任意选择。”蔡俊杰说,新房子离老房子这么近,更多的是想守住一份乡情。

福利真不少 生活有保障

居住环境改善了,生活更要有质量。

上楼前的蔡俊杰家里只有两亩多地,他要经常赶海、出小工来满足生活所需。而今,蔡俊杰在附近小区当保安。“现在的活比以前轻松多了。”蔡俊杰笑着说。

“住上新楼房,福利一箩筐。南海新区为我们上楼的居民统一办理失地养老保险,按每人每年1000元标准发放生活补贴。还给予200斤面粉、50斤大米、20斤花生油的生活补贴。年满60周岁以后,每人每月可领到300元养老金。我们的土地实现流转,集中经营。”蔡俊杰介绍说,他们交暖气费还有一半的补贴,过年过节还发放福利,这让自家的生活有了根本保障。

“住上新楼房的很多人都是工人身份了,刚开始时不知道自己能干点啥,多亏了新区的培训和引导。”蔡俊杰说。

新区每年针对村里的百姓开展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前置转移培训。园林绿化、建筑基础知识、生产安全用电、家政服务、育婴等培训班开展十余场,数以千计的老百姓从中习得技能,走上“务农改上班”的城市化道路,过上“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的生活。

民生便利多 幸福润民心

搬迁之前,南湾村的文化活动很少,比较单调,也没有像样的活动场所。那时的蔡俊杰农闲之时就在家里看电视。

现在蔡俊杰工作之余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社区里的老年活动中心。“大家凑在一起打牌,看技能方面的书,议论前一天新闻里播报的大事,有说有乐非常好。晚上社区中间的广场还是广场舞的大舞台呢!”

便捷的公共交通也给蔡俊杰的出行带来了改变。

“以前出门就只有去文登的几趟线路车。得按点出门,不然等不到车。现在新区公交车线路多,班次多,非常方便。我办了老人卡,坐着公交车去哪里办事都快得很!”蔡俊杰高兴地说。

目前,南海新区公交车数量从原来的16辆增加到34辆,途经站点由原来的75个增加到185个,公交车在很多站点实行重叠运行,极大地方便了居民出行。

除城市化带动村民实现整体奔小康外,南海新区还通过实施现代农业带动、园林绿化带动、居家养殖带动和爱心救助等模式,助力贫困人口增收。如今,威海南海新区1308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我两个女儿都已大学毕业,以前要供两个上学的学生,负担很重。她们在南海上学,接受的是15年免费教育,这为老百姓减轻了很大负担。”蔡俊杰说。

在南海爱心基金会的支持下,南海新区实行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的15年“普惠制”免费教育,叫响了“学在南海”品牌,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点赞。

回忆南海新区建设十年来,建设新型社区、兴建公共设施、扩大就业渠道、加大教育投入、便捷公共交通……蔡俊杰都记得非常清楚。不用刻意捕捉,就可以触摸到时代的变迁,因为它们正变成大家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惠民现实。幸福,如同花儿一样悄然绽放在百姓心间。

来源: 威海网·威海日报
编辑: 宋倩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权威发布丨食品标签进入“扫码时代”,威海市多措并举开展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推广应用工作
  • 华能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工程2号机组开工建设
  • 入选飞猪旅游热门城市!新场景新业态让威海文旅市场“热辣滚烫”
  • 威海入选年轻人最向往旅游地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