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学生爱上中国年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直通南海
2018-02-13 11:15:29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赶大集、贴春联、挂窗花、蒸花饽饽、温泉沐浴、休闲采摘……中国农历新年的温暖和热闹,给在南海新区过年的异国学子留下了深刻印象。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富汗、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几内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8名北交大(威海)留学生在南海新区一同迎接中国传统新年,感受中国文化的非凡魅力。

赶大集、贴春联、挂窗花、蒸花饽饽……

洋学生爱上中国年

威海新闻网讯 (记者 刘晓林 通讯员 刘昌勇)赶大集、贴春联、挂窗花、蒸花饽饽、温泉沐浴、休闲采摘……中国农历新年的温暖和热闹,给在南海新区过年的异国学子留下了深刻印象。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富汗、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几内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8名北交大(威海)留学生在南海新区一同迎接中国传统新年,感受中国文化的非凡魅力。

老式爆米花让留学生们很惊奇。

俄罗斯留学生尤里理发迎新。

洋学生赶大集 满眼新奇年味十足

2月7日,腊月二十二。大集是年味最浓的地方,百姓都来赶集采买过年所需的鞭炮、春联、香烛等。

当日是南海新区小观大集,人流如织,火红的春联,温馨的民俗年货,喜庆的氛围给大集增添了浓浓的年味。

刚刚来到小观大集的北交大(威海)留学生们就被这热闹的场面所吸引。橘子、草莓、苹果等各式水果琳琅满目,冰糖葫芦、豆腐、年糕等特色美食香味扑鼻,天儿虽冷,却挡不住留学生们买年货的热情。

一入大集,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尤里就被路边碳炉上架着的黑乎乎神秘“大炮”吸引住了,“大炮”下面的鼓风机不停地吹,不一会儿,“嘭”的一声响,一阵白色雾气夹着爆米花的香气四散开来。“在我的国家,从未见过这样神奇的设备,真的太有意思了。”制作爆米花的过程让尤里大为震惊。

在大集上,最红火的地方是卖春联的摊位,“家和万事兴、天赐平安福”、“平安吉祥地、五福喜临门”……一副副喜庆的春联吸引了尤里和小伙伴们,他们驻足摊位前,思索着对联上的字,揣摩着对联的寓意。对于学了四个月中文的尤里来说,要看懂春联还有些难度,他们向摊主请教春联的寓意后,买下几副自己喜欢的春联。

“微信还是支付宝?”记者注意到,尤里在付钱的时候,更喜欢中国的电子支付,大到商业连锁店,小到街头小贩,只需要扫一扫就可以付钱,这让尤里觉得非常方便。他说:“在俄罗斯,你必须带着信用卡或者现金。而在这里,我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支付,简直太方便了。”

看到各国留学生在采买年货,摊主们热情地邀请大家品尝各类年货小吃,冰糖葫芦、麻花、糯米饼、“猫耳朵”……“这里的特色小吃太好吃了,大家非常热情,我的嘴就没有停下来。”尤里说。

每年春节前,人们都想以新面貌迎接新春的到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春节前理发渐渐地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辞旧迎新、从“头”开始,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希望和期待。

赶完大集的尤里和小伙伴们,下午来到小观镇理发,也要以新面貌迎接新春的到来。

留学生们在温泉洗尘。

花饽饽蒸出年味 温泉水暖异国心

在胶东地区,每逢传统节日,蒸制花饽饽是少不了的节目。

2月8日,腊月二十三。北交大(威海)的留学生来到位于威海·南海天沐温泉的金麦兜花饽饽体验中心,向花饽饽艺人李艳荣学习制作传统花饽饽。他们对中国民俗非常着迷,希望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龙腾凤舞、十二生肖、石榴花开……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花饽饽呈现在眼前,让留学生们大开眼界。“正月里,一般就用这些饽饽作为主食招待客人,饽饽既代表了一家人对来年的祈望,又代表了对客人的祝愿。”体验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

李艳荣为留学生们准备好了各种原材料,除了普通白面外,还有加了南瓜的金黄色面团、加了菠菜汁的绿色面团和加了火龙果的粉色面团。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萨沙坐在李艳荣身边,从和面开始,揉、搓、捏、造型等一一向老师学习。

在老师的指导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刺猬、小兔子、枣饽饽从萨沙的手中跃出。她还发挥着自己的创意,将面团塑造成各种造型,花朵、小章鱼、小金鱼……做出了独具个人特色的创意花饽饽。

萨沙告诉记者,自己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今年是第一次在中国过年,很兴奋。小小的面团可以做出好看好吃又好玩的花饽饽,非常神奇。

在传统民俗中,春节期间要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新春,有“洗福禄”的寓意。

午后,留学生们相约一起泡温泉“洗福禄”,感受原汤沐浴的乐趣。走进天沐温泉,留学生们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尽情享受园林式生态露天泉池,这是大自然的恩赐,散发着山水的灵秀。湖畔白雪皑皑、古树错落,大家一起感受这静谧而美好的景色。

留学生们纷纷表示,在南海新区过的这个中国年韵味十足。“这里有古色古香的中国小亭子,有优美的中国音乐,还有中国传统的‘四大美人汤’,在这里泡温泉很舒服很享受,我很喜欢。”萨沙说。

留学生们展示自己书写的春联。

一笔一画书春联 墨色飘香迎新春

2月9日,腊月二十四。写春联是中国人迎新年的传统习俗,可对于飘洋过海来中国求学的留学生来说充满着新奇。

一大早,北交大(威海)的留学生们早早地来到活动室,围在书法老师的身边学写春联。老师通过写好的春联作品,向留学生讲解春联中蕴含的美好寓意和春联的贴法。一副副春联或飘逸潇洒,或秀美圆润,赢得了留学生们的连连赞美。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留学生扎瑞第一次拿起毛笔写春联。研墨、提笔,横折竖勾,点提撇捺,在老师的帮助下,扎瑞在一张张红色纸条上挥毫泼墨,写下新年愿望与祝福。

“虽然有的春联看不太懂什么意思,但是我觉得它们很美。今年寒假不回家,春联可以贴在宿舍门口,我们也感受一下春节的氛围。”扎瑞开心地说,虽然不能回国,但是能留在中国过春节,她感觉非常兴奋。

最后,留学生们还用自己国家的语言写下“新年快乐”,表达新年的祝福和问候。

采摘园里开眼界 留学生点赞“中国味道”

2月12日,腊月二十七。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的留学生们在南海新区尽情感受传统春节习俗的魅力,继写春联、蒸花饽饽、泡温泉之后,他们来到景翔蔬菜大棚和草莓采摘园,体验着田园采摘的乐趣。

草莓大棚里,来自几内亚的留学生马里克第一次见到鲜艳欲滴的草莓,对于草莓园里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在品尝美味的同时,马里克还拍照留念,发朋友圈点赞“中国味道”。

“草长莺飞二月天,莓开七度中国红”。记者发现,留学生也入乡随俗地穿上了新年色——“中国红”,有的戴上红围巾,有的戴上红手套,他们告诉记者,中国朋友跟他们说红色能带来好运,所以也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鸿运当头。马里克说:“我要多吃几颗红红的草莓,把好运装进肚子里。”

随后,大饱口福的留学生们走进景翔蔬菜大棚,“这些蔬菜绿油油的,看起来非常新鲜。”马里克兴奋地说。

不一会儿,菜篮子就被装满了,一群来自异国他乡的游子,在南海热片热土上尽情地感受着中国文化、中国饮食和中国味道的魅力。

这些极具中国年味的活动,让南海新区留学生感受了浓浓的年味儿,也感受到当地百姓的热情,不仅受到留学生的热烈欢迎,也让他们更多地了解中国、感知中国、喜欢中国。南海新区坚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以文化为媒,搭建好沿线国家间的“文化相通之桥”,助力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编辑: 王文含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更具“国际范”!威海入境游持续升温
  • 威海海鲜亮相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现代农业博览会
  • 山东省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中试平台入选山东省制造业中试平台名单
  • 趁着周末去逛展!威海·云阳城市综合展开幕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