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上来个大转换 能力上来个大提升
与会者表态
●南海新区管委副调研员、商务局局长 石建奉
重点抓好引进的鑫视界科技和联合影像等项目的投产工作,抓好电子信息产业园和特殊膳食食品产业园两个产业园建设,抓好园区项目引进工作。集中精力完成电子信息产业园10万平方米项目签约工作,依托红十三资本落实食品园项目引进工作,尽早完成首个项目签约工作,年底前落实福建、江西等地项目的引进签约工作。
●南海新区工委委员、小观镇党委书记 董新志
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体现敢、变、改、干四个字。要敢字当先,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上,立志要走出一条我们独特的道路。变常规思路和惯性思维,结合好当地的实际情况,使政策在我们当地更好地落实落地。加大改革力度,对镇级资产负责统一规划运营。要静下心踏踏实实抓好工作,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南海新区管委办公室主任 刘强胜
我们将全力打好思想解放、创新服务、改革创新这“三张牌”,在思想解放上做文章、下力气、谋突破,敢于先行先试,创造优势。同时,建立服务小分队,定期深入企业和项目一线,从企业实际需求入手,从细微处入手,帮助企业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
●南海新区党群与人力资源部部长 刁鹏飞
下一步,我们既要整合各方力量,增强工作合力,搞好组织设置,科学定位职能,又要完善办公服务设施,为群众活动提供场所保证。同时,在建立农村社区事务管理协商等机制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相关活动。强化投入保障,为社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还需时刻反思,总结推广经验,不断提高农村社区工作水平。
●南海新区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局局长 丛磊
我们将坚决破除视野狭窄问题,不断学习加强干部专业化能力水平,树立主动作为意识,把上级要求与自身实际结合起来,把配套出台相关文件吃准吃透,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构建“以产业招人才、以人才促产业”的良性循环,形成以才促产、以产引才、产才融合的良好局面。
●南海新区财政局局长 赵堂朝
我们将借鉴先进地区的做法,在创新扶持方式和丰富扶持手段上做文章,对支持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形成扶持合力,进一步夯实财源基础,凝聚发展后劲。同时以“一次办好”为目标,简化工作流程,制定出工作清单,对清单内的资料再审查核减,加快打造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好、审批流程少的营商环境。
●南海新区规划建设与交通局局长 王言明
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加强与市规划局的对接,将南海新区规划统一纳入威海规划编制体系,做到同城布局、全面部署。在城市建设方面,坚持高标规划引领,建立完善“红黑名单”等制度,鼓励资质等级高、综合实力强的企业进区施工。同时要强化干部培养,培育发展内生动力。探索服务创新,通过“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容缺受理、先建后验”等方式,实现项目“交地即开工”。
●南海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副局长 孙超
打破思维定式,创新引领行动。对已建成的城市社区,我们要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优化服务功能。同时我们需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社区文化、教育、法制、体育活动场所。在这些工作基础上,我们还要配合网格化管理的深化工作,重塑治理体系,建设南海新区社区网格化智能监控系统,完善小区的智能化管理。
●南海新区农业与海洋经济发展局局长 刘新庆
下一步我们将会利用园林、河湖长制、湾长制三方面来提升整体环境水平,继续提升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着重从农业与海洋方面树立行业品牌,同时鼓励加大农业、海洋产品的深加工,增加工业附加值,带动地区就业。要努力争取上级资金和政策支持,确保在美丽乡村及乡村振兴发展中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
●南海新区行政审批局局长 王书武
下一步将简化优化企业开办流程,压缩审批时限,优化企业开办便利化。优化投资建设审批便利化,压缩投资项目审批时间。优化不动产登记便利化,实现不动产登记全业务、全过程“一窗受理、一套资料、资源共享、集成服务”模式。优化公共服务便利化,集中公共服务企业进厅设置窗口,简化办理手续,压缩办理时间。在政务中心设置全程代办窗口,开展“管家式”全程代办服务。
●市环保局南海新区分局局长 王海鹏
今后整改的首要是先学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派人员学习业务知识和参加各种执法检查学习班,并尽可能地组织更多人员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现场的查处力度。加大环保工作的宣传力度,对于前来投资的生产建设类项目坚持先环评后开工,验收后再投产的原则。
●威海南海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文生
我们将以金融服务推动产业发展,创新科技与金融资源有效对接的机制和模式,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增信、放大、扶持作用并有效吸引社会资本。研究利用各种融资模式,通过银行贷款、企业债、公司债、北金所债权融资计划、银行间交易商协会产品、美元债等形式拓宽融资渠道,充实发展资金。
●威海蓝创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建伟
下一步,我们将在项目融资、工程建设、管理服务、破解项目瓶颈上找准支撑点、扭住突破点,合理整合优质资源,做大做强现有融资平台,加强综合分析评估和融资风险控制。树立“品质工程”理念,抓好在建项目精细化管理,保障各项目无缝对接,实现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生产、投资控制和功能服务的提质增效。(记者 丛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