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创业培训下基层活动开展--农民学艺“编”出好日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人社要闻
2018-08-14 14:31:53    来源: 人社局
7月10日,文登区界石镇的会议室里热闹非凡,市人社局主办的就业创业培训下基层——界石镇柳编培训班开班,镇上60多位村民正在热火朝天地学习柳编技术。一进门,桌子上摆着各式各样的柳条工艺样品,簸箕、笸箩、篮子、草帽……大大小小的柳编产品十分精致,天然的材质透露出别样的韵味。

7月10日,文登区界石镇的会议室里热闹非凡,市人社局主办的就业创业培训下基层——界石镇柳编培训班开班,镇上60多位村民正在热火朝天地学习柳编技术。一进门,桌子上摆着各式各样的柳条工艺样品,簸箕、笸箩、篮子、草帽……大大小小的柳编产品十分精致,天然的材质透露出别样的韵味。

采柳编篮奔向“致富路”

培训中,只见学员们围坐成几组,老师走到学员中间手把手地教学员们柳编技巧。“这个柳条太宽了,编不进去,老师你快看看我这个该怎么编?”“老师,你看看我编的对不对?”“老师,我这个篮底编好了,再怎么编?”……学员们你一言我一语,学习热情十分高涨,争抢着给老师看自己的作品,把老师围了个水泄不通。“咱们的柳条都是要经过处理才能用的,要提前浸泡,保证韧性。大家注意看一下,这个手编过来的时候,另一个手把纵条也分开,顺着缝编,使点巧劲儿,编得密实,这样不容易断。”老师边说边给大家演示,一会功夫,几根柳条在他的手里就成了一个小筐。据介绍,此次培训邀请了文登区民间艺术家协会的周建顺、周培林和周忠安三位柳编艺人给界石镇村民授课,教授柳编知识和技术,让村民真正学到一门技艺,带动村民就业创业。“柳编是我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 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村现在会这门手艺的就有100多人,现在柳编农用的少了,很多都是当工艺品收藏,越来越受欢迎。”周建顺说,当天主要教大家编制采摘篮,编制手法相对简单,编好了就可以卖给顾客采摘用。

眼看培训时间过半,不同于刚开始授课时互相探讨的热闹场面,不少学员在摸上了门道之后都安静下来埋头编制,手头上的动作也娴熟了不少。“我这是第一次编,咱这样的培训很好很实用,我学会了回去再教给村里的老百姓,他们编好了可以在网上卖,大家闲着的时候也能挣钱了。”学员王丽玲是村里的妇女主任,通过培训学到实打实的技能,再带动村里的其他人一起创业就业。

技能培训送到“家门口”

据了解,市人社局为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通过开展“实用技术进村镇”等一系列创业就业培训活动,把培训送到“家门口”,柳编培训班就是其中之一。“今天很感谢市人社局邀请三位柳编老师给我们村民授课,村民们都踊跃报名。在自己家门口就能学到技艺,非常方便、实用!很受老百姓欢迎!”界石镇相关负责人说,此次人社局在界石镇开展柳编培训,不仅可以带动农民创业就业、切切实实增收致富,还可以与镇上大力发展的旅游业相结合,助力农业产业振兴。

市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接下来,还将根据村民的具体需求,在界石镇开展花饽饽、母婴护理、果树修剪等培训。据介绍,上半年,市人社局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在就业创业下基层培训上合理安排培训频率,实行“订单式”培训,对有意愿从事二三产业和现代化农业的农村劳动力,有针对性地开展家政服务、园林园艺、农业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截至6月底,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已经开展电子商务培训9期、母婴护理培训6期、养老护理培训5期、特色花饽饽培训10期、面点培训7期、孕期营养餐2期、土壤改良培训1期、果树栽培2期,总计培训42期,培训1852人。

来源: 人社局
编辑: 宋倩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权威发布丨食品标签进入“扫码时代”,威海市多措并举开展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推广应用工作
  • 华能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工程2号机组开工建设
  • 入选飞猪旅游热门城市!新场景新业态让威海文旅市场“热辣滚烫”
  • 威海入选年轻人最向往旅游地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