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进程中的“文创表达”
国际化进程中的“文创表达”
——2018中韩(威海)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综述
◎记者 杜晓莹
文化的盛会,市民的节日。9月17日,2018中韩(威海)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交易会正式落下帷幕。为期4天的中韩文博会,410家国内外企业、800多个展位精彩亮相,共有8.6万人次共享这场“世界文创大餐”。
以“创新开放 融合发展”为主题的中韩文博会,汇聚国内外文化资源和产业元素,拓展了我市与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也推动我市文化创意与其他领域的深度融合。展会期间,15个威海市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签约,16个“威海市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49个“威海最具魅力文创艺术空间”首次发布。
不仅参展产品和活动的丰富程度前所未有,本届中韩文博会已成为中韩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及我市开展文化产业合作的重要阵地,传递出威海国际化进程中的“文创表达”。

文化自信 在这里荟萃交映
9月17日,虽是展会最后一天,但游客及市民前来游览中韩文博会的热度丝毫不减。在展会逛了3天的市民孙先生买下了他心仪已久的文创产品“海草房”布包,他打算将这个布包放在自己即将开业的民宿里。
“因为家住得比较近,每一届文博会我都来看,这一届文博会看点很多,信息量巨大,我足足逛了三天才算过瘾。”孙先生认为,和往届相比,本届中韩文博会尤其有创意。
本届中韩文博会不仅搭建了文化对外交流合作平台,更搭建起了各个国内外及威海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新业态、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新成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新作为集中展示的精彩舞台,文化因创新和开放而更加自信。
文化自信蕴含在每一件精致参展的产品里。在韩国和威海展区,中国原创蕾丝服装品牌——“天衣无缝”,一件件手工编制的华美旗袍成为展会的焦点,没有任何缝隙的旗袍中“缝”进了刺绣、扎染等传统工艺,“缝”出了中国女性的美与自信,“天衣无缝”技艺还获得了本届展会的文化传承奖。
“这是‘天衣无缝’首次在国内亮相,本届展会不仅国际范儿十足,而且服务和细节让我十分感动,本次参展十分有意义。”“天衣无缝”品牌负责人普程介绍。
文化自信存在于每一个特色十足的展位里。细细品味本届文博会的展馆设计,可谓“一馆一主题,一厅一故事,一位一特色”。无论是国内文化企业展区、中国台湾创意精品展区还是韩国和威海展,都深受游客及市民的青睐。
其中,国内文化企业展区还专门设置深圳非遗保护协会展区,40多个项目,138位非遗传承人、手艺人带来了令人眼前一亮的“传家宝”,深圳、威海两地艺术携手让游客市民们大饱眼福。
“威海城市非常干净,展会标准很高,来参观的游客也非常热情!”深圳非遗保护协会展区烙画传承人曲柏思说,他带来的几幅彩色烙画受到游客及市民的追捧。
文化自信还体现在每一场精彩文化活动中。遵循共建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的展会理念,本届中韩文博会还开展了洽谈交流、艺术展览、文艺演出等系列活动。
渔民号子非遗文化表演、中国台湾少数民族音乐互动舞蹈、顶尖文创产业专家主题讲座……展会期间,我市共举办了8场产业合作对接活动、4场艺术展览活动、14场演艺活动,本届中韩文博会更富韵味、层次。
融合发展 培育文创“新动能”
文化铸魂,产业添翼。文化产业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培育更多“新动能”。在今年的中韩文博会上,以“文化+”为代表的文创产业展示内容璀璨夺目。
在威海展区文登花饽饽展位前,每天都有不少外国游客前来拍照。摆在展位正中央的花饽饽有着可爱的西洋参造型,花饽饽内加入了西洋参,取名“参参祝福”。
作为我市发展得最为亮眼的非遗项目之一,文登花饽饽的“蛋糕”越做越有新意。威海大地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淑萍介绍,他们注册了“胶东小镇”花饽饽独立品牌,已开发出10大系列200余种类的特色花饽饽,上半年公司销售额已超过2000万元。
像胶东花饽饽一样,鲁绣、柳编、锡镶、钩织等独具威海特色的非遗项目正以全新姿态亮相文创舞台,迸发出十足的发展活力。
和主打“非遗”牌的文登展区不同,乳山展区则以“接地气”的乳山“七大文化”为主,让游客及市民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村振兴氛围。大喜饼、蓝莓酒、姜糖等代表着乳山“新六产”让参展游客及市民感受到了“舌尖上的中韩文博会”。
据乳山展区负责人介绍,15家参展企业每天的销售额都在2万元以上。数字背后是强劲的文化振兴力量。位于乳山寨镇东驾马沟村的乳山好兄弟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侯玉冰介绍,40箱鲜椒酱早已被抢购一空,公司还与一家威海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这边传统文化唱活了非遗的“新曲”,那边科技力量掀起了新一轮生活风尚。
互联网、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与文化、审美、艺术的不断融合,培育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产业新业态。VR场景项目、人工智能无疑是本届中韩文博会最受欢迎的展位。大疆航空有限公司带来的几个机器人受到了广大小朋友的欢迎,名为“小宝”的智能机器人不仅可以唱歌跳舞,还可以进行对话交流。另一款机器人“石头”则配备高清摄像头,可以在机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检测打火机等违禁品,同时可以进行烟感报警。
代表着新势力的省内各所高校也展示着自己对于文创的理解。哈工大(威海)带来了美观保健的可食用“口红”;青岛农业大学展示了可以“私人定制”的智能苔藓微景观生态瓶;青岛大学将编程做成卡片,打造出可以教授幼小学生群体的wosa教育机器人……
“创”出新意与活力,“加”出经济增长极。以交流促进合作为落脚点,本届中韩文博会集中签约合作项目15个,意向投资额16.3亿元,涉及影视文化、艺术品经营、文化旅游、时尚设计、非遗项目开发、校企合作、文化贸易等多个领域,为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好风借力 让世界感受威海风
对于威海而言,连续举办五届的中韩文博会已不仅仅是文化产业的“加速器”,还是助推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的大平台。
韩国特色文化是历届中韩文博会的一大亮点。本届中韩文博会上,韩国参展规模和水平再创新高。100余家韩国文创企业参展,展品包括游戏、动漫、VR产品,医疗器械、医疗美容产品和技术,创意设计和工艺精品。
韩国和威海展区中的韩国VR体验项目MD前,每天都排起长长的等待队伍。烟台模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部长姜有信说:“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威海举办的中韩文博会,展会举办得非常成功。看到大家对这个项目的喜爱,让我们对未来发展及寻求合作信心满满。”
优秀文创从这里走向世界。我市还聚焦城市国际化战略和打造蓝色创新、医疗健康、高端智造、时尚创意城市的发展目标,本届中韩文博会也向世界讲出了“威海故事”:
——迪尚集团推出的“DCMM(高级定制)智慧衣橱”,采用了3D建模技术,通过扫描人体数据虚拟成像设计穿搭方案,向世界展示了威海时尚创意产业的新作为;
——“拓印威海”首次亮相文博会,用传统传拓技艺展示了威海地区的砖雕石刻、摩崖石刻等经典拓印,并将其印在了布袋上,向世界展示了威海文博的宝贵珍藏;
——以油画艺术为主题,环翠区重点推介了油画小镇项目,设置各类绘画体验项目,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油画小镇的艺术魅力……
本届文博会还促成了不少国内外合作项目的达成,为我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引来强有力的先进资源力量。
在9月16日第五届中韩文博会威海市文化产业重点合作项目暨全省大学生创意设计成果转化签约仪式中,韩国电影演员协会与威海市文化交流协会签署协议,双方达成影视合作共识。
“通过此次签约,今后将加强同威海市在文化方面的交流合作。”韩国电影演员协会会长金菊铉表示,将于明年带领200多名韩国演员来威海,开展一场中韩演员之间的交流大会,推动威海影视产业发展。
本届文博会也是对我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一次检验。历经五届中韩文博会的锤炼,威海文化产业变得更具魅力,开启了新时代威海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新征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