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铮铮誓卫国 ——记甲午海战最为悲壮之爱国将领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征文展示
2018-11-08 16:21:19    来源: 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管理办公室
在甲午海战中有这样一位将领,战略战术上他高瞻远瞩,对日海战中他英勇作战,海战惨败后他自杀殉国,他就是甲午海战中最为悲壮的爱国将领——刘步蟾。

    在甲午海战中有这样一位将领,战略战术上他高瞻远瞩,对日海战中他英勇作战,海战惨败后他自杀殉国,他就是甲午海战中最为悲壮的爱国将领——刘步蟾。电影《甲午风云》却欠他一个公道,将他描绘成一个胆小如鼠、篡改作战命令、意图投降之辈,如此地有意抹黑、歪曲事实对于一个以身许国的爱国将领来说是何其的不公!但是,历史是公正的,1977年史学界为他平反,还了刘步蟾一个清白。今天我就将他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希望听过这个故事的人可以将它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更包括那些误解他的人能够重新认识爱国将领——北洋水师右翼总兵兼“定远”舰管带刘步蟾,还他一份公正!

    为国留学献策海防,据理直谏强大海军

    1852年,刘步蟾出生在福建侯官一个富裕的家庭,幼年时聪颖好学,少年时就立志要成为一名海军军官为国家效力。1867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刘步蟾学业勤奋,“学习驾驶、枪炮诸术,勤勉精进,试迭冠曹偶”,最后以全班第一名的佳绩毕业。

    1876年,船政派第一批学生留洋,刘步蟾就在其列。在英国旗舰马那多号上见习时,他学习刻苦,“成绩冠诸生”。英国远东舰队司令裴利曼特对他的评语是:“涉猎西学,功深伏案。”1885年,他被派去德国督带定远等舰回国,被任命为旗舰定远管带。1888年北洋海军成军,一切规划“多出其手”,当时总理海军事务的奕譞为讨好慈禧,竟挪用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因而朝廷有停购船械之议。刘步蟾以为日本扩充军备,必为我患,乃力陈于李鸿章:“请按年添购如定〔远〕、镇〔远〕者两舰,以防不虞。”但李鸿章不肯代为转奏,他则进一步晓以利害:“平时不备,一旦偾事,咎将谁属?”

    为国作战扭转败局,据实昌言爱憎分明

    1894年9月12日,在著名的黄海海战中,刘步蟾抱定“舰亡与亡”的决心,向部属发出“苟丧舰,将自裁”的铮铮誓言。当时中国以十舰对战日本十二舰,战达五小时之久。海战开始不久,丁汝昌负重伤,刘步蟾代为督战,“表现尤为出色”,指挥定远与其姊妹舰镇远互相依持,搏战不已,重创日本比睿、赤城、西京丸等多舰,击毙其赤城舰长坂元八郎太,并给敌旗舰松岛以歼灭性打击,使其成为一具躯壳,完全丧失了战斗和指挥的能力,因而迫使日本舰队仓皇逃遁,卒“转败为功”。

    这次作战中“济远”舰管带方伯谦“临阵退缩”,在“致远”被击沉后,即“首先逃走”。战后朝廷下令将其“即行正法,以肃军纪”。刘步蟾和方伯谦是福州同乡,少小即一道进入福建船政学堂,成为船政一期的毕业生,又一道出洋赴英国学习,学成归国后,长期在北洋海军共事,诸般关系,在人们的眼里,似乎刘步蟾没有不参与救方的理由。但刘步蟾在处理这个问题上,光明磊落,旗帜鲜明,连半点姿态都不肯作。

    为国自尽追随定远,据言成行铁骨铮铮

    黄海海战后,丁汝昌离舰养伤,刘步蟾奉命代理提督。他积极贯彻丁汝昌提出的“纾力备战”,反对向敌“乞和”主张。1895年2月5日,日本鱼雷艇偷袭,定远舰中雷进水。刘步蟾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下令将战舰驶至刘公岛外侧浅滩当“水炮台”使用,使其继续发挥保卫刘公岛的作用。直至2月10日舰上弹药全部打光,无奈之下,刘步蟾痛心疾首之后决绝地下令炸沉定远,决不让战舰落入敌手。当夜,刘步蟾追随自己的爱舰,自杀殉国。实践了生前"苟丧舰,必自裁"的誓言。时年43岁。

    在短暂的一生中,他的大半时间是在惊涛骇浪中度过的,是陪着冰冷的战舰和亲密的战友度过的。在帝国主义侵略者面前,他是一个硬骨头,绝不弃舰投降,乃至舰毁人亡。他的身上闪耀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永不放弃,誓死捍卫祖国。外来侵略者可以打垮我们的北洋水师,可以占领我们的领土,但他们打不垮我们无数爱国志士,更打不垮我们的民族之魂!

来源: 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管理办公室
编辑: 刘思冰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威海举办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五一”国际劳动节文艺演出
  • 权威发布 | 《2025年实施改革创新项目推动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发布
  • 双线发力破梗阻!高区政务服务跑出“加速度”
  • 威海6人获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称号!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