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余株红树“移居”南海新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直通南海
2019-04-22 08:52:48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晚报
4月18日至19日,威海市蓝色经济研究院工作人员来到南海新区昌阳河入海口的盐沼湿地,种下200余株红树苗。红树有“海岸卫士”的美誉,主要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此前未在长江以北栽种过。

    威海新闻网4月22日讯(记者 沈道远 通讯员 王晓根)4月18日至19日,威海市蓝色经济研究院工作人员来到南海新区昌阳河入海口的盐沼湿地,种下200余株红树苗。红树有“海岸卫士”的美誉,主要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此前未在长江以北栽种过。

    “通常来说,作为地域性植物品种,红树林不大可能生长在北方湿地。目前,红树林能生长的最北地带是浙江省中南部。为了丰富威海蓝碳物种,提升景观层次,我们与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合作,在南海新区沿海盐沼湿地中种下200余株秋茄、木榄等红树植物。”威海市蓝色经济研究院院长赵明波介绍,为了让红树林更好在南海新区成活,蓝色经济研究院将针对其生长特性进行研究。

    “科学实践允许不成功,我们愿意先踏出这一步。”赵明波表示,他们借鉴1956年青岛市“南茶北引”的发展思路,进行红树林的“南红北移”尝试,旨在通过实践探索,打通滨海湿地蓝碳生态系统的地域限制,期待这些红树林跨越生死线安家胶东,丰富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为海岸带修复工程再添新绿,为缓解气候变化增汇固碳,为生态产业提供更多发展思路。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晚报
编辑: 谭立勇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师者如光 微以致远 ——2025年威海市优秀教师事迹宣讲活动侧记
  • 威海光焱新材料:“一张纸”的国产化之路
  • 楼上盖章、楼下办结!环翠医保新址启用,办事零折返!
  • 九三阅兵信息支援部队方队教练员曲潇回威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