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阳城加速“起跑”
德州培育新动能,嫁接老项目,寻找活力路径
中国太阳城加速“起跑”
5月13日至14日,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项目推进会暨“双招双引”工作表彰大会观摩团一行来到中国太阳城——德州,实地了解新旧动能转换的德州样板。
面对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机遇,德州扎稳“马步”,收拢“五指”,积极培育绿色化工、纺织服装、文化旅游等一批“拳头”产业,打好“优势牌”,烹出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医养健康等新兴“特色菜”,为观摩者描绘出了新旧动能转换的德州画卷。
培育新动能 奏响转型最强音
旋挖机正进行挖孔打桩,钢护筒振动锤推动一只只钢护筒往泥土里下沉,巨型货车将一车车渣土往外运送……在山东有研集成电路用大尺寸硅材料规模化生产项目现场,各种机械设备的轰鸣声相互交织,一派繁忙景象。据现场施工负责人介绍,目前正在进行桩基施工,项目建成后,可以填补相关领域空白。
“这是一个承接北京高新技术产业转移转化的重点项目,也是近年来落户我市质量最高的项目之一。”德州市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尺寸硅材料是集成电路的重要一环,目前,全球93%的产能集中在日韩等国家,国内仅占3%。这一项目的落地,将极大缓解我国大尺寸硅片供应不足的局面。
如此优质项目,缘何能够落户德州?据德州市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招引成功,工作人员不仅保持了极大的定力和耐心,经受住了马拉松式的考验,全程“陪跑”,还引进北京八中开展合作办学,满足人才子女教育需求。为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德州规划建设了北京高新技术产业转移转化基地。2018年6月正式投入运行以来,该转移转化基地先后有100余家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项目入驻。如今,“研发在京津、转化在德州”效应逐步显现。
不仅在新材料领域,在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领域,德州同样敢闯敢试,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一个园区,几乎聚集一整条汽车制造产业链,可能么?位于禹城市的德州高新区新能源装备产业园,红石极威新材料及松果新能源汽车项目正把这一设想变为现实。
该产业集群项目由松果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投资82.8亿元建设,计划整合车身、内饰、组装、物流等13个上下游产业。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24家,2022年入园企业可达60家。
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新兴力量不断崛起。
心脏支架是治疗冠心病的一个重要医疗器械,一般支架都会留在患者的体内,有一定概率造成二次堵塞,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而在德州,一个由锌合金代替传统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心脏支架即将突破这一瓶颈。
这就是百多安冠状动脉药物涂层支架系统产业化及心脏起搏器研发项目的最大亮点。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研发经理周超说:“我们的心脏起搏器可以打破欧美技术垄断,有了它,心脏强比钢铁侠!”
一个个新项目落地实施,奏响了德州市转型升级最强音。在这里,体量大、技术新、市场好的项目还有很多,为德州市转型发展积蓄了“满格”动力。

嫁接老项目 筑牢发展基石
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如何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效益产出?德州市以“亩均论英雄”改革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提高亩均效益,德州将稀缺的土地供给那些真正需要土地,并能带来“真金白银”税收贡献的企业,促进企业有效利用土地,减少土地空置,将有限的土地用在“刀刃”上。
2012年德州汉能光伏项目投产后,长期处于不满产状态。为加快落后产能出清,盘活闲置资产,德州市引进北京兴能投资集团,投资24.3亿元建设易能太阳能电池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国首条量产无镉工艺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线。
嫁接改造老项目,难度不亚于招引新项目。“项目需要升级改造3.8万平方米原有车间,经过一年多的施工,目前车间改造已完成,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该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1.6亿元,利税3.4亿元,提供580个就业岗位。
新动能,不仅来自增量,也来自存量。
唐代麟德殿、北宋大庆殿、元代大安阁……如此多历代著名建筑如何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对此,德州着眼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大力发展精品旅游,引进实施契合博物馆群项目,对历代著名建筑进行等尺度复原,建成后将成为全国建筑规模最大、跨越历史时代最长、建筑工艺最集中、传统建筑文化最完整的古建筑艺术博物馆群。
同时,该项目还将与泉城海洋极地世界、欧乐堡梦幻世界、欧乐堡水上世界等精品旅游项目形成规模效应,一个省会城市群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正在加速“起跑”。(记者 杨彩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