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9年威海好人榜

冯明江:好邻居情暖夕阳 五年如一日义务照顾独居老人

2019-06-18 编辑: 刘思冰

    冯明江,男,1974年2月出生,乳山市乳山口镇毛家村村民。刘锡川老人是一位八十多岁的独居老人,生活孤苦伶仃。2015年的一次偶然相逢,热心肠的冯明江得知了老人的情况,跑前跑后、细心照顾刘锡川老人的生活。冯明江五年如一日无微不至的照顾使得两个毫无血缘关系、相差四十多岁的人成了忘年交,结下了父子般的深厚情谊。

冯明江看望刘锡川老人

    2017年冬夜凌晨,万籁俱静,只有零星的雪片在寒风中起舞。乳山市乳山口镇毛家村居民冯明江忙碌了一天正在睡梦中,突然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将他吵醒。“谁呀,深更半夜打电话,啥事这么急”。他接过电话,电话那头微弱的话音,这个带着助听器的中年男人怎么也听不清,冯明江的妻子接过电话,才明白打电话的是乐享花园的刘锡川老人,电话那边老人说肚子疼,上吐下泻,非常难受,让小冯给他送点药。冯明江赶紧穿好衣服,开着电动三轮匆匆赶到刘老家中。

    打开房门,一股呕吐物散发的臭气直冲鼻子。灯光下发现地上、卫生间吐得狼藉不堪,冯明江连忙询问怎么回事,刘锡川老人说可能是吃海鲜食物中毒了,又吐又泄,疼痛难忍。冯明江见状赶紧给老人穿好衣服,背起老人下了楼。好在老人住处离医院很近,到了医院医生诊断是急性肠胃炎,开了药并嘱咐回家后多上热敷,吃流质食物。回到家中,伺候老人吃了药,冯明江就忙着清理房间,冲刷卫生间,怕老人夜间病情不稳定,他便留了下来,用热毛巾上热敷,天亮后又给老人煮了小米粥,吃了药见老人病情稳定,气色也好多了,冯明江才匆匆离开。

    冯明江与刘锡川老人之间是什么关系让他在深夜里不顾寒冷,体贴入微的照顾老人?其实两人原本毫不相干。

    刘锡川,青岛胶州人,三十多岁时携家带口闯关东,饱经岁月洗礼,历尽风霜雪雨,八十一岁那年,辗转多地落脚乳山,在乳山口镇居住下来。本来子孙满堂的老人,却在2015年因车祸失去了长子,伤心欲绝的老伴也在第二年与世长辞了,剩下了三个儿女都在外地,儿女再孝顺,可惜鞭长莫及。

    毛家村村民冯明江二十六岁时在一次施工中,因为剧烈的机器轰鸣声震坏了耳膜,因无钱及时医治,导致现在只能靠高分贝助听器来增加听力。但是他身残志坚,借钱开了一间铝塑门窗店来维持生计。他的门市房恰巧在刘锡川老人居住的楼房对面,一个偶然的机会,冯明江得知了老人的境遇。心中便生怜悯之情,从心底里产生一种帮助老人摆脱孤独的意愿。

    他跟老人要了电话号码,最初就是每天打个电话问候一下,以防老人独身一人有什么意外,也好有个照应。有一次冯明江一连打了三个电话,老人的手机始终是无法接通,冯明江心生疑虑,立马放下手中的活,飞奔老人家中,敲开门发现老人在家无事,冯明江悬着的心这才放下,查看手机,原来是欠费了。为了能方便照顾老人,冯明江向老人要了一把钥匙,从此后每天早上一到门市,他首先上楼看看老人的情况,然后才去忙活自己的活儿。每次冯明江到老人家从来不会空着手,每天不是带着带点蔬菜,就是鱼肉、海鲜、糕点等。有一次听老人无意间念叨说家里的面粉快没有了,冯明江立马从粮店买了二十斤麦芯粉送到老人家中。

    刘锡川也是慈祥和善的老人,家中总是有串门的老人,冯明江发现后便为老人们买来一大袋炒瓜子给老人们解闷,由于他听力不好,放下东西便转身离开。在场的老人早已熟知二人的关系,便齐声说到:“你这个假儿子可比你真儿子还孝顺啊!”过了一个多月,冯明江见瓜子吃得差不多了,又给老人们送来了一袋子烤花生。有位老人说:“别看小冯耳朵聋,心可一点不聋啊”。送这送那的不足挂齿,冯明江每逢与伙伴去饭店吃饭,也常常会带着刘锡川老人,饭桌上专捡老人喜欢的给老人吃,每次吃完饭还特意打包几个老人喜欢的菜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