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艺术视角打造精致城市
用艺术视角打造精致城市
——写在2019威海国际艺术博览会落幕之际
◎记者 李文思
9月23日,历时五天的2019威海国际艺术博览会落下帷幕,在这场艺术与文化碰撞的盛会中,威海的“文艺范儿”被激活,吹响了威海向文化产业深水区挺进的“号角”,坚定了威海用艺术视角打造精致城市的决心与信心。

游画廊,享受艺术熏陶。
全城联展 共享家门口的文化大餐
精致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文化艺术的浸润。我市把“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作为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并将文化纳入精致建设的重要一环。
威海有着鲜明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千公里海岸风光秀美,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历史积淀深邃绵长……
立足于现有资源,为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首届艺博会以“精致城市 艺术海岸”为主题,在这个金秋拉开大幕,5天的展会,给市民们呈现了精致城市的文化盛宴。
与传统展会相比,本届艺博会办展模式称得上一次“创新”,全面统筹市区内各大艺术资源,提出“1+2+12”全城联展模式,以点带面,辐射全城,努力把艺博会打造成有特色、有创意、可持续的文化艺术盛会,为群众带来更多丰富的文化艺术体验。
作为本届艺博会的主展区,第三届“海纳百川”中国威海油画双年展、蔚蓝——中国(威海)非客观艺术邀请展、以心传心——全国水墨名家作品展等展览相继推出,通过色彩绚丽的油画、笔墨氤氲的水墨画、线条粗犷的抽象画……不同的画作门类,切实满足人们对多元艺术的追求和向往,充分展示了当代中国艺术创作的丰富面貌和独特风采。
与主会场多元融合的展览相比,两个分会场的展览特色则更为突出,分别举办“相约中国油画小镇”2019国际油画双年展;“逐梦·威海卫”2019全国风景、静物油画作品展;“相约艺博会·走进中国油画小镇”驻地画家作品展;“草原与海”——油画小镇学术互访写生创作展;当代艺术品名家名作——海美术馆馆藏精品专题特展;丝域东方——官其格古代壁画手稿展;角儿——马自力油画、丝网版画作品展;观山海——王涛作品展。
与此同时,在本届艺博会期间,除1个主会场和2个分会场外,市美术馆、市博物馆、半岛美术馆等12家艺术场馆作为联展点分别举办了威海题材写生创作作品、雕塑装置等不同艺术门类的展览,为市民打造了家门口的展览,也让更多观众通过画家们的画作认识了不一样的威海。
“没想到艺博会还在家门口开设了分会场,对我们来说是欣赏艺术的绝佳时机。”居住在国际艺术岛附近的市民姜琲说,能够身临其境体验画作的创作过程,还能亲自参与制作,感觉很有成就感。
川流不息的人潮物流、奇思妙想的设计、“涨”声不断的参与热度……一场文化盛会,俨然已成为推动城市文化发展、释放文化产业动能、探寻威海产业发展的窗口,更是威海文化成果的一次集中亮相,文化产业发展向纵深领域挺进。
繁荣市场 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艺博会,不仅仅是一场展会,更是艺术家、画廊、收藏者、艺术爱好者之间学习交流与展示交易的平台,是营造城市活力空间、点燃城市发展激情、满足市民文化需求的重要载体。
灯塔闪耀,高铁飞驰,海边渔民打鱼忙,沙滩游客尽享休闲之乐……有“威海版”《清明上河图》之称的“威海——千里海疆胜境图百米长卷”引起了广泛关注。
借助宏大的视野、精细的笔触、入情入境的描写,百米长卷将威海70个标志性建筑和饱含地域特色的生活场景囊括其中,俘获了一众威海“粉儿”。
“刘公岛、幸福门、环翠楼,这可都是咱威海的地标,通览一遍画卷,威海美景便可尽收眼底。”沿百米长卷一路向前,市民李超连连赞叹。
展会闭幕后,这幅“威海——千里海疆胜境图百米长卷”还将于9月30日至10月3日,于威海国际展览中心C馆展出。同时,将以画卷为蓝本,延伸制作一批文创产品,将其打造成展示城市、宣传城市的靓丽名片。
艺博会,不仅仅是一场展会,更是一次培养和推广生活美学理念、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市民美学大讲堂。
艺博会期间,我市先后举办蔚蓝2019非客观艺术研讨会、当代中国画发展的思考讲座等活动,充分发挥好艺博会“美育大课堂”的作用,通过艺术家的“现场传经”,将艺术的独有韵味更好地传递给社会大众。
浏览笔记内容、翻阅现场照片……20日下午,当代中国化发展的思考讲座结束近10分钟,市民王斌意犹未尽,久久不愿离开。“听着过瘾但没过足瘾。”王斌打趣道。
为进一步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威海突破传统的艺术展现形式,以艺博会为起点,打造了一处综合文化平台——山东有线电视美术馆·威海馆,通过将线下艺术家笔会交流与线上电视美术馆主题专栏相结合的方式,为广大市民搭建起足不出户便可看展的家庭美术馆。
“威海馆既是集中推介威海艺术资源的平台,也是展示交易的平台,更是市民和美术教育机构的美育大讲堂。”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市民通过点播威海馆频道后,可以浏览到国内外的精美作品,还可以寻找到艺术专题片、讲座视频、艺术家示范教学课程,欣赏遍布威海各地区的写生创作基地秀美景色,实现艺术品及艺术衍生品在线展示和交易,为威海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提供创新力量。
开门办展 彰显威海艺术产业发展新动能
478位参展艺术家、近11万艺术爱好者参与观展……为期5天的展会,让“艺博会”成为威海网络热搜词汇,不仅有力地凝聚了城市精神还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本届艺博会同时也是一个见证、观察威海艺术产业发展新动能的最好窗口。高端展览资源云集,众多民间艺术机构独当一面,表明我市在国内外艺术领域的影响力日益提高,艺术产业发展的内生动能不断增强。
正是因为有产业发展的底气,本届艺博会才能够敞开怀抱,开门办展。“本届展会,我们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各方参与的办展理念,充分调动各艺术文化机构,各类艺术资源统筹运用,呈现出一届有特色、有创意的文化艺术盛会,为群众带来更多丰富的文化艺术体验。”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
一直以来,在打造文化威海、艺术威海的过程中,我市始终有着清晰的发展思路和多角度的实践。本届艺博会的成功举办,正是我市多年来持续推进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文化艺术事业的集中成果展示。
近年来,为推动文化产业冲击新目标、实现新突破、增添新优势,我市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确立推进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形成了全年工作的施工图和项目表。
同时,按照 “一区一品牌”的思路,各区市确立了各自的文化产业品牌牌:环翠区主打“中国油画小镇”品牌,发展壮大写生创作、研究培训、展览收藏、鉴定评估、拍卖交易等书画产业链条;文登区主打“非遗产业化集聚区”品牌,促进非遗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在传承的基础上培植新的产业优势;高新区主打“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示范区”品牌,依托高新区科技产业发展的引领优势和较好的人文氛围,打造文化科技产业创新发展的先行区……
经过培育扶持,我市文化产业逐步走上一条规模化、创新型发展的路径,成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建设的“新引擎”,让城市更多彩,百姓更幸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