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19身边的榜样

每年都为百姓办实事!谭新华用行动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2019-11-25 编辑: 宋倩

村美了!一进文登区泽头镇峰山村,花坛围绕着家家户户,村东溪涧蜿蜒,村南菜畦青青,仿佛人间桃源;

人富了!村里水泥路连起村外柏油路,载着红富士的大卡车直通北京、上海,上千万斤苹果销路不愁……

11月的天气再阴冷,进了峰山村,也觉得春到人间。景美人富的蓬勃气氛中,几朵小花在田间迎风摇曳,流露着盎然生机。两年前,峰山村原党支部书记谭新华在这里倒下,用自己的生命和事业,诠释了一位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生命会定格,但精神永存。谭新华深爱的这片土地,正在他的寄望中充满希望,生机盎然。

■“掏不尽”的钱包

“用在为村民办实事上,拿的再多也值!”

2007年7月23日,文登区泽头镇峰山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600多名村民全部在选票上写上了“谭新华”这个名字。这或许是村民们事前商议的结果,但更是他们的共同期望。

村民共同推选的这位村委主任,是名61岁的退休干部,也是名肝癌晚期患者。

可选举刚结束,谭新华却“失踪”了。原来,全家人一致反对他任村干部,上任第二天,他就被孩子们“挟持”到济南一家医院调理肝病。这一“扣”,就是两个月。

虽然治疗进展顺利,却把谭新华急坏了——就在这段时间,村里的饮水出了问题。

峰山村井水含碱量高,无法饮用。多年前打的深井年久失修,管道跑冒滴漏现象严重,一天只能供2小时水。他上任后,潜水泵又忽然损坏,连续两个月,村民只能到4公里外的铺集村拉水。

村民一筹莫展,镇领导亲自到济南做说客。几路“攻关”,谭新华终于被“放行”。2007年10月,治疗尚未结束的他说服医生,匆匆赶回村里。

回村那天,机关包片干部来了,老党员老干部来了,得知消息的村民也来了。望着大家期盼的眼神,谭新华顿觉肩上担子千斤重。他拉着乡亲们的手,郑重承诺:“放心吧,我回来就不会走,豁出这百十来斤,一定要为大伙干点事。”

当天,谭新华召开村委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谈发展、论规划,拉开了峰山村全面振兴的序幕。他把林场、鸡场交给老伴打理,自己全身心扑到集体事业上。

先从燃眉之急做起!为解决吃水问题,他买来新潜水泵,并联系工程队进村,将1600米自来水管道全面改造。考虑到村民生活不富裕,改造管道、购买水泵等耗资近12万元,他全部自掏腰包,没用集体和群众出一分钱。

2008年,谭新华又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头衔多了,日子却变得紧巴。村会计曾粗略统计,整治自来水以来,谭新华为集体和村民无偿投入达105万元以上。

但他不后悔:“钱这个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只要用在正道上、用在为村民办实事上,拿的再多也值!”

■闲不住的双腿

仅一年,原先的“脏乱差”跻身示范村

“每年都为百姓办实事!”——这是谭新华上任时的诺言。面对村里薄底子、乱摊子的现状,谭新华决定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村庄来一次大变样。

这块“骨头”可不好啃。当时峰山村的环境,用“脏、乱、差”形容一点不为过。

脏,村民没有卫生意识,土堆、粪堆、柴堆围在房前屋后,环境恶劣。乱,私搭乱建严重,路两旁有猪圈、鸡圈60多个,草棚子200多个。差,全村没有一条硬化路、一道排水沟,一下雨道路泥泞,有些村民家里甚至进水……

面对百姓的观望,谭新华选择从自身做起。2008年3月,他与6位党员组长、7位村民代表率先拆除自家的占道建筑。之后,又带领党员组长和群众代表,对峰山村所有人家逐户走访,安排“两委”成员和党小组长分片包户进行动员、提供帮助。

谁家的屋檐缺了口,他们给填上,谁家的粪堆占了道,他们给挪走。全村270多户,他们挨户走了个遍。谭新华还在村南、村西规划出近7亩堆柴专用场地,每户使用面积近30平方米,村子环境终于清亮起来。

看着谭新华带病奔波,村民们坐不住了,主动配合他拆起来。短短十几天,全村拆除猪圈、鸡窝、草厦子等占道建筑400多个,搬运“三大堆”5000多方,村内主道宽敞了。接着挖排水沟,到3月底,全村4000多米街道全部打通了排水沟……

那年雨季,村里没有一户家中进水,很多村民第一次过上干爽的夏天。

也是那年,峰山村道路硬化、绿化工作全面展开。半个多月的时间,全村硬化街道7000多平方米,铺设管道200多米,新安装路灯20盏,新建一处800平方米的健身休闲广场,新上沼气50多户。随后,又在路两旁栽植百日红、白玉兰等花木3000多棵。

一年间,谭新华与村民们一道,彻底改变了峰山村的老模样。凭借“村在绿中、花在村中、人在园中”的精致景色,峰山村一举拿下山东省绿化示范村这块沉甸甸的勋章,其他奖项更是难以计数……

“村居环境整治,是老谭书记生前遗愿,我们要把这个担子继续挑下去。”文登区工信局驻峰山村第一书记邢玉泽说,今年,在绿化基础上,村路“户户通”将马上完成,峰山村的“颜值”将再上新台阶。

■火起来的日子

小村市场大,千万斤苹果不愁销

“这是今年最后一茬苹果,‘生态疗法’防治病虫害,品相好口感甜!”苹果园里,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正在进行直播,为峰山村苹果进行“官方代言”。

依靠特色种植方式和优质品相,峰山村苹果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上千万斤苹果远销北上广等大城市,引来省级媒体乃至中央电视台争相采访,“品味真”“泽峰园”两个商标名声在外。今年,峰山村苹果园再次扩张,达1600多亩。

但谭新华刚上任时,村民还只能等着苹果商贩上门收购,每斤批发价有时还不到一块钱,果农除去肥料等费用之外所剩无几。

峰山村有20多年苹果种植史,咋就拿不下新市场?谭新华几番考察,决定推行标准化种植,增加苹果附加值。

2010年,他带领村民在村西开发了200亩经济示范田,与烟台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国内知名科研单位合作,创建了和丰果蔬专业合作社。同时,定期选派合作社技术人员外出考察,引进优良苹果品种……

自此,圆柱、仿锥等树形在峰山村推广开来,种植省时省力的同时,苹果的色泽、口感提升许多,次果率逐年下降。

“有了好品种和好技术,苹果再也不愁卖,我们还和北京埃顿酒店、康帕斯(中国)签了合作协议!”文登德丰农业有限公司经理谭永长介绍,“颜值”高、口感好的峰山村苹果,销量一年比一年好。

9年来,合作社已吸收4000多户果农,成为当地有名的苹果专业合作社,影响带动全村及周边5个乡镇的有机苹果产业发展。

群众富起来了,谭新华和病魔的斗争却愈发艰辛。2016年,他先后住院7次,很多工作只能在病床上电话沟通完成。

病魔无情。2017年,他终于倒在了建设峰山村的战场上。6月12日,弥留之际的他说出了生命里的最后一句话:“天气这么旱,村里群众怎么办?”

但历史不会忘记——他在2007年上任时,峰山村还欠着15.8万元的外债资金;12年过去,凭借焕然一新的村貌,峰山村获批950万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等各类扶持资金。谭新华一心牵挂的家乡,开启了火红的未来。

■传下去的“火炬”

两届村干部“接力”振兴路

谭新华十余年的奔波,让峰山村模样大变。陪他一路走来,老伴林治凤和两个儿子的态度也开始转变。

“我一开始非常不理解。我和他说,你这么拼命也改变不了多少。”谭业明回忆,当时父亲脱口而出的回复,一下就戳动了自己的心:“我能够给老百姓的,就是我的辛劳、我的汗水、我的忠诚。”

夫复何言!

在失去父亲的悲痛中,谭业明、谭业军两兄弟立下继续建设峰山村的誓言。谭业军接替父亲,成了峰山村下一任党支部书记。

谭新华去世那年,峰山村水塔成功建成,村民吃水问题彻底解决。了解到村民灌溉、种植依然困难,兄弟俩又为村子修建了15个水塘,尽己所能支持峰山发展。

父亲生前最牵挂群众的生活。每年“三大节”,总会给村里60岁以上老人发放鸡蛋和米面等福利。这件事,兄弟俩同样尽心尽力。

“父亲走了,我们还在,乡亲们的福利不能断!”在外创业的谭业明学父亲承担起乡亲们的福利。逢年过节,村民们拿到的福利一次比一次多。

兄弟俩都奔波在外,村里的事总要有人主持。峰山村发展的担子,谭新华生前的老“战友”邢玉泽主动接了过来。

“老谭书记生前就两个遗愿——村子美、村民富。”邢玉泽说,现在,峰山村离他的愿望越来越近:村东修成了一片景观带,和村南鱼塘连成一片,规划出未来精品旅游的雏形;小磨油坊、麦饭石石磨面粉加工厂设备已经到位,即将投入生产……

两年过去,谭新华生前没有绘完的蓝图,在新一届村干部手中继续写就;满怀希望的峰山村群众,在这条用心血铺就的发展之路上继续前行。

这条路上,没有人孤单——“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永远随行!(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初佳伦 实习记者 姜贝贝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