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9年威海好人榜

谢琇芹:女企业家巾帼志愿行大道 扶危助困显担当

2019-12-17 编辑: 乔莉

    谢琇芹,女,1970年3月出生,威海德明海珍品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凭借对蓝色大海的一片深情和厚爱,她成立综合渔业企业,并且带领员工实现了从传统渔业到现代休闲渔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乡村旅游业态发展。凭借对群众的热爱和真诚的付出,她走访指导教授海参养殖技术300多次,并投资2400多万元开展义务放流活动,有力促进了全市渔业资源修复和保护工作。凭着她对乡村振兴事业执着和坚毅的追求,投资60万元助力崮山特色小镇建设,实现无花果农增收32万元;同时累计捐款、捐物86万元,帮扶、慰问弱势群体和贫困学生。

    提起谢琇芹,熟悉威海现代休闲渔业发展的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称她是真正的女能人。凭着她对蓝色大海的一片深情和厚爱,凭着她对乡村振兴事业执着和坚毅的追求,凭着她对群众的热爱和真诚的付出,赢得了企业职工和广大村民的爱戴和拥护,成为区域内耕海牧渔的领航人。她个人先后获得威海市“三八红旗手”、“巾国创业标兵”、“山东省乡村旅游创业之星”称号。

    战商海,做渔业行业带头人

    1992年山东大学毕业后的谢琇芹在中国工商银行威海分行上班,舒适优雅的工作环境,让她觉得梦想离现实越来越远。生在海边长在海边的她,经过几年的调研探索后,毅然辞去银行的工作,投身于海洋环境修复事业和海珍品养殖行业,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她坚持生产与技术一起抓,让产品不落伍,人手不够的时候,还深入生产一线,劳动和管理一肩挑,用行动实践着自己的梦想。

    她从改善海洋生态角度出发,研究、探索了一条人工鱼礁发展之路,全力打造人工鱼礁群总面积超过4000亩,被列为山东省人工鱼礁示范基地、省级现代渔业园区。在她的带领下,成立了全区首家以海参、扇贝、牡蛎、海带等水产品的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综合渔业企业。旗下的“德圣缘”牌野生刺参2007年就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食品认证,累计创收9000多万元,带动周边30多家个体海参养殖户创收3.6亿元,带动就业岗位500个,实现周边村民年增收9000元。

    因为她的真诚付出,“德圣缘”品牌获得了威海首届“消费者最喜爱的海参品牌”称号。为维护和提升威海海产品质量,保障和提高胶东刺参品牌价值,她和山东其他19家刺参生产骨干企业负责人倡导并成立了“胶东刺参”质量保障联盟,努力提升“胶东刺参”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维护消费者和生产者合法权益,弘扬发展山东省刺参产业和文化。

    勇创新,掀行业改革新篇章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随着海洋生物资源的逐步匮乏,传统渔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2008年,谢琇芹通过多方筹备,投资260多万元,组织开展了威海首届国际陆亚钓鱼邀请赛,来自40多个国家的钓友高手齐聚德明海洋牧场,自此,揭开了威海现代休闲渔业发展新开端。2015年,谢琇芹抓住中央、省、市关于海洋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统筹公司现有资源优势,聘请旅游专业服务人员,大力发展城郊休闲旅游,成立了威海汇悦旅游休闲度假有限公司。2015、2016、2017年连续三年每年上一个新的海洋牧场平台,丰富海上休闲服务项目,总计投资1590万元,这三艘平台一次性可接收容纳游客1000多人。公司还先后投资630万元,建设了休闲垂钓网箱、游客服务中心和候船厅、扩建了一处停车场、对海上浮桥和运客船进行了安全维护和性能改良,完善了休闲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同时投资600万元,投放了大型框架聚渔礁,助力海洋牧场建设。

    为进一步丰富旅游项目、提高服务水平、提升亲海品牌,2019年增设了钢雕展览园、增加了潜水体验区、开辟了逗鱼台等设施设备,通过与各地旅行社的无缝对接、线上线下的全面整合及各种亲海渔事赛事活动的开展,“汇悦亲海假期”亲海品牌已经走出威海,走出山东,走向祖国的大江南北。还计划2019年下半年投资500万元在陆地建设海洋牧场体验馆、展示厅等,届时冬季也可满足游客亲海需要,实现海洋休闲产业淡季不淡的效果。2019年以来,已接待亲海游客12000人次,旅游收入130万元,带动海产品销售收入400万元。

    在她的推动下,当地的现代休闲渔业快速发展,先后举办15次以上各种形式的休闲活动。5月份举办的“海参捕捞节”,带动海参销售超1000万元;每年开展的国际陆亚钓鱼赛、钓鱼文化周、团体钓赛等海钓活动,直接带动海钓收入300万元,带动渔具销售200万元,带动钓船销售600万元;推出的“海洋科普亲子游”、“海上一日游”、海上采摘等活动,推动并实现了“文旅融合、美好生活”的目标,累计接待亲海游客42万人次,收入5000多万元,带动周边传统海上养殖户实现年增收5万元,同时带动周边住宿、餐饮及购物等旅游收入近千万元。企业不但成功实现了从传统渔业到现代休闲渔业的转型升级,还保护了海洋生态环境,推动了乡村旅游业态发展,掀起了蓝色海洋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新篇章。

    知感恩,尽己所能回报社会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谢琇芹常说“吃水不忘挖井人”,企业发展的好,是因为有党的好政策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现在自己富裕了一定不能忘了回报社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带动村民致富、扶老济困,谢琇芹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甘于奉献、担当作为与先锋模范作用。

    她是周边渔民的义务技术指导员,走访指导渔民解决遇到的海参养殖技术问题300多次;她是海洋环境保护的义务宣传员,累计投资2400多万元开展义务放流活动,每年放流水生生物6个品种以上、1600万余粒,已形成六一儿童节“、6月6日放鱼节、七夕情人节、中秋节等20多个相对固定的放流日;她是威海市渔业协会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分会首届会长,在积极推动科学放流、规范放流与安全放流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提升我市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水平,增加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促进全市渔业资源修复和保护工作,使我市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再上新台阶做出示范性贡献。

    她情系乡村,爱洒田园。积极投身美丽乡村建设活动,投资60万元,配合崮山镇政府在沙龙王村举办首届“无花果节”,开展“进山摘圣果,出海捞海鲜”活动,助力崮山特色小镇建设,实现沙龙王村当年无花果增收32万元,提高了崮山镇无花果知名度,崮山无花果市场价高出周边0.5元,每户果农增收2000元以上;她是爱心联盟的重要成员,累计捐款、捐物86 万元,走访福利院、敬老院为老弱人群送去冬衣、棉被、米、面、粮、油等生活用品,利用节假日,参加为老人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等力所能及的志愿活动180多次;她每年资助3名贫困生完成学业,为孩子们交学费,帮孩子们买学习用品,这些年来给孩子们做义务心理辅导90多次。截至目前,她共资助过15名学生上学,现已有2名毕业于高等学府,走上工作岗位。

    谢琇芹做过的好事从来不让人提及,每当有人说起,她总是淡淡地说:“没什么,这本来就是一个党员应该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