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解读报道

“大抓经济 勇争一流”主题荣成市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2023-03-08 编辑: 宋倩

      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沈道远)3月7日,市新闻办召开“大抓经济 勇争一流”主题荣成市专场新闻发布会。据悉,今年荣成市将聚焦聚力产业强市、工业带动、突破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歌尔科技数字化工厂全面投产、年内预制菜产业产值达到160亿元、加快实施那香海景区提升项目等,争当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县域范例。

      建设向海图强的深蓝之城

      荣成市委常委,荣成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刘华杰介绍,全市2023年工作动员大会召开后,荣成市牢固树立大抓经济的工作导向,把主要精力放在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上来,今年重点实施26个省级重点项目、122个威海市级重点项目建设、111个荣成市级重点产业项目建设。

      荣成将集成推进国家农高区、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家渔港经济区、国际海事服务区等重大战略平台建设,促进海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加快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引导远洋渔业企业开发南极磷虾等发展新空间,打造远洋渔业样板片区。抢抓海洋预制菜产业风口,加快实施石岛高端海洋预制菜产业园等5个预制菜项目,举办“中国电商质量万里行预制菜大会”,打造中国海洋预制菜产业名城,年内预制菜产业产值达到160亿元、增长10%。

      培育壮大涉外坞修产业,打造北方最大的国际船舶维修(保税)基地。加快实施那香海景区、花斑彩石景区提升及八河港、石岛湾旅游驿站打造等项目。推动石岛港、龙眼港等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实现泊位数量、泊位等级“双翻番”。

      建设产城融合的零碳之城

      全力构建“核、风、光、储、氢”新型能源体系,确保华能2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4月份商运、国核1号机组年底前试运行;推动海上风电施工运维基地等项目落地实施;推动陆上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年内新增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深化与京能集团合作,成山储能电站项目6月份建成投运,滕家储能电站项目年内开工建设;积极对接华能集团、国家电投,谋划建设氢能产、运、储、用全产业链条。

      建设提升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等8个特色专业园区,加快推进电子信息配套产业园、荣成碳纤维等在建项目完工投产。

      从最具资源优势的海洋碳汇入手,实施一批高质量生态价值实现项目。以荣成全域为主体创建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常态化抓好轮胎、修造船等重点行业污染防治。

      荣成市还将坚持“高端化、特色化”发展方向,聚焦房车、电机、海工装备等细分产业,大力开发自行式房车和专用车、永磁电机、游艇、高附加值船型、重型压力容器等高端产品,推动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年内行业产值增长5%。

      电子信息产业方面,荣成市坚持龙头扩张和链条配套同步抓,推动歌尔科技数字化工厂年内全面投产,蓝方舟智能制造、西格时代精密电子器件等配套项目建成投产,年内行业产值增长40%。高新材料产业方面,推动航盛新能源材料、有研金属表面处理园建成投产,年内行业产值突破35亿元。

      建设近悦远来的精致之城

      作为2022年威海市招商引资先进区市,今年荣成将引导各级各部门开展“飞地招商”,促进专业园区资源集中、项目集聚、产业集群。

      聚焦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以及日韩、欧洲等重点区域,建立与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央企和省级国企、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等优质目标客户的常态化联络机制。充分发挥“荣归故里”计划、驻外机构、商协会、高质量发展咨询委员等渠道,吸纳更多荣成“城市合伙人”。

      紧盯黄金赛道和前沿产业,编制产业链图谱和招商引资路径图,策划包装产业链优势和招商重点,高标准举办10场产业链招商推介大会,锁定70家重点目标客户,精准开展140批次对接活动,争取捕捉高质量投资信息100条以上,储备优质项目60个以上,新增实施过亿元项目30个以上。

      围绕打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荣成市打破人员、窗口、科室、职能界限,在全省率先实现“无差别”一窗式受理,对营业执照、卫生许可、食品证、普通货运证、对外贸易经营备案等6大类64项高频事项实行全员通办,170余项低频事项专区内部通办,企业到任何一个窗口,即可办理所有流程,真正做到“一件事一次办”。

      此外,在减材料、减时间、减成本等方面持续发力,荣成市将通过数据互联、内部提取等方式,取消相关证明材料253项,整体审批资料精简85%以上等。

      建设共同富裕的幸福之城

      荣成市计划启动新一轮精致城市建设三年行动,统筹老城新区、地上地下、镇域乡村等各类要素,重点实施老旧小区改造、“两提标、一清零”、市政道路改造、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等31项精致城市工程。

      重点实施21项民生实事,切实解决一批群众的“烦心事”“堵心事”,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

      对城市建设、农业农村、公共服务等16个领域、1625项“事件清单”,实行“红橙黄蓝绿”五色分级管理和提示、督办、警示“三单”提醒,切实提高诉求办理效率;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各类问题,不断提高诉求办结率和群众满意度。(来源:威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