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解读报道

今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力破1400亿元

2023-03-27 编辑: 宋倩

      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孙艺嘉)3月24日,市新闻办召开“大抓经济 勇争一流”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力争突破1400亿元、增速达到10%左右,海洋主要产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今年,海洋工作将聚焦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海洋科技创新体系、陆海统筹管理体系、发展要素保障体系四大体系构建,重点开展21项工作,奋力开拓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市海洋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丕松说。

      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推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围绕“海洋一产”,我市持续壮大海洋渔业基本盘,将在海洋种业、海水养殖和远洋渔业等多领域持续发力。

      具体来说,我市将加快海洋种业园区化、工厂化、智能化改造升级,优质苗种繁育能力提高到600亿单位;深入推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新创建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2处;持续扩大远洋渔业产业链规模,远洋渔业产业链产值规模持续突破100亿元。

      我市还将全面实施威海海鲜品牌提升七大行动,争创“威海刺参”“荣成海带”地理标志示范区。“我们将抢抓消费热点,开发贴近消费者、引燃消费热点并极具威海特色的新产品,进一步提升威海海鲜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拉动力。”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海洋经济发展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程剑说。

      聚焦“海洋二产”,我市将着力推动预制菜产业、船舶修造产业、海工装备制造业产业等细分产业发展,提升海洋制造业发展水平。

      抢占预制菜产业发展先机,推动石岛高端海洋预制菜产业示范园尽快投产,抓好海洋生物与健康食品产业集群18个重点项目。做大做强船舶修造产业链条,加速培育海工装备制造业,做实国家海水利用工程技术(威海)中心,加快打造海上风电和海水淡化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在“海洋三产”上,我市将丰富滨海旅游业新业态、拓展海洋交通服务业、创新突破海洋碳汇经济等,打造现代特色海洋服务业。围绕海洋碳汇,我市将高标准建设唐启升院士工作站、焦念志院士工作站、海洋负排放研究中心等平台。

      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

      助推海洋产业“能级跃迁”

      我市将重点采取5项措施,持续增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在专业园区建设上,推进海高园创建国家农高区,建设远遥浅海科技湾区,力争常驻湾区科研团队达到20个以上,入驻企业不少于10家。

      围绕平台建设和人才引进,做实中科院海洋生物研究院、黄海渔业科技创新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争取外聘海洋高端人才达到500人以上,力争涉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1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5家。

      同时,我市将深入实施“机器代人、机器助人”工程,将重点支持6个“机器代人”项目,争取在全国率先实现鱿鱼加工、钓具制造等全流程机械化自动化。

      构建陆海统筹管理体系

      厚植发展优势

      我市将构建陆海统筹管理体系和发展要素保障体系,全方位厚植发展沃土,护航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围绕构建陆海统筹管理体系,我市将强化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强化海洋渔船综合管控、海上安全生产管理、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快构建“人海和谐”局面。

      市海洋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吉明介绍,在海洋生态上,我市将严格落实“湾长制”,实施一湾一策精准治理,深入开展“净滩行动”,加快建设“美丽海湾”,实施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计划修复岸线2公里,增殖放流苗种15亿单位。

      聚焦构建发展要素保障体系,我市将做好政策服务保障、用地用海保障,和涉海金融保障,为海洋经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来源:威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