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员雯)8月22日,记者从市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市自本月起实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补贴实施周期为12个自然月,将通过“民政通”App或小程序,以电子消费券形式发放给60周岁及以上、经统一评估认定为中度、重度或完全失能的老年人。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于军介绍,政策打破户籍限制,只要在威海居住,且选择的养老服务机构位于我市行政区域内,均可申请。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正在享受特困人员供养救助待遇、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补助、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服务的老年人不纳入本次补贴对象范围。
从服务供给看,项目覆盖的17类服务涵盖失能老年人全场景照护需求,包括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急、助医等“六助”基础服务和康复护理、日间托养等居家社区服务,以及机构养老中的长期照护与短期喘息服务。后续相关部门还将根据实施情况,适时调整服务类别,更好满足失能老人多样化需求。
此次发放的电子消费券,对补贴范围内个人自付的养老服务费用按40%予以抵扣。其中,入住养老机构或接受日间托养服务的老人,每人每月最高可抵扣800元;选择居家上门服务的,每月最高抵扣500元。两种消费券不可同时申领,需二选一。此外,目前正在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的老年人,也可申请以此抵扣部分个人自付费用。
市财政局党组成员、财政管理中心主任王以威表示,市级财政将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同时依托“民政通”信息系统做好风险联控,强化与特困供养、困难失能照护等政策的实时数据比对,实现公共资源的公平高效配置。
针对群众关心的养老机构“先涨价后抵扣”等问题,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江海刚表示,为更好推动此次消费补贴项目落地见效,杜绝服务造假、评估不实或价格欺诈等风险,监管部门将加强源头防控、过程阻断、技术兜底,确保养老服务消费项目实实在在惠及有需要的老年人。服务过程中,将通过线上线下核查、满意度调查等方式,严厉打击各类违规行为。同时依托“民政通”信息系统动态监测数据,并借助电子围栏、人脸识别、影音记录等技术实现服务全程可追溯。(来源:威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