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手相牵 打开“双自”之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关注民生
2019-02-13 09:01:59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2月5日、6日,农历大年初一和初二,长城爱心大本营发起人刘长城像往年一样,到残疾朋友家里拜大年。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刘长城有一件要紧事儿要与残友们分享,想听一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心手相牵 打开“双自”之门

——刘长城向残疾“亲戚”讲述新年新愿望

威海新闻网2月13日讯 (记者 匙亮)2月5日、6日,农历大年初一和初二,长城爱心大本营发起人刘长城像往年一样,到残疾朋友家里拜大年。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刘长城有一件要紧事儿要与残友们分享,想听一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件要紧事儿,就是刘长城今年计划在全市开展的“双自之门”助残公益项目——将心理疏导、康复治疗、轮椅起居自理训练、轮椅无障碍厨房操作训练、轮椅大小便自理、浴室洗浴自理训练、医疗医务自理、创收项目等8个方面的帮扶培训合而为一,再通过残疾人之间互帮互助,打造“8+1”的全方位助残体系,为残疾人打开起居、就业、生活等各方面的便利之门,实现更多残疾人自立自强。

刘长城与杨呈学一起讨论残疾人创业项目。

“我这就把好消息

告诉残友们”

“苗大哥过年好啊!”手拿着大包小包,刘长城满脸笑容,走进了残疾人苗延平的家中。

自2014年参加长城爱心大本营的公益活动以来,“苗大哥”不仅通过自己努力,成为自立自强的榜样,作为威海“截瘫英雄互助群”的群主,他更成为了威海残疾人的“传声筒”:残友有什么问题,都会找到苗延平反映。而刘长城有什么想法,也会首先找到苗延平商量。

“苗大哥,今天除了给您拜年,还有个重要的事情想找您商量,您看,我们的这个计划包括‘8+1’个方面……”简单寒暄之后,刘长城直入主题。

原来,刘长城今年1月参加全国残疾人联合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受北京“中途之家”项目的启发,想在威海为因故残疾的残友们提供生活全方位的服务和培训,实现轮椅残疾人的自立自强。

“好啊!现在许多残疾人就需要这样的帮扶!”刘长城话音刚落,苗延平赞同声脱口而出,并随手拿起手机说:“一会儿我就把消息发到群里,听听残友们的建议!”

“脱贫致富的好日子

指日可待”

“刘主任过年好,快进来,快进来。”打开门的残疾人王萍满脸都写着热情。

2016年8月11日,是王萍至今还无法忘记的日子。这天,刘长城请来了工人,帮她改造了卫生间的门,从此为她和家人在生活上省了很多麻烦。

“我们打算在今年开展‘8+1’的助残公益项目,想听听你的看法。”面对面坐下,刘长城把自己的想法向王萍和盘托出:“助残过程与精准脱贫一脉相承,通过对残疾人生活技能的全方位培训,让更多建档立卡的残疾人贫困户尽快脱贫。”

“刘主任真是有心了,许多残疾人都为自立的事情烦恼呢。有了这些服务内容,贫困残疾人脱贫致富的好日子便指日可待。”王萍高兴地说。

“咱俩想到一起了,以后要是有需要,还得你来帮忙。”“好!”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心里亮堂,生活才更美好”

离开王萍家,刘长城马不停蹄地前往下一家“亲戚”——残疾人丛培刚家中。

“过完年,我们计划要打造‘双自’之门的助残项目。你觉得残疾人心理健康咨询有没有必要?”走进家门,刘长城没有太多寒暄直接说起了项目。

2006年,丛培刚因车祸瘫痪,从此坐上了轮椅。从那开始的6年时间里,他几乎不和其他人说话,也很少出去活动。直到他参加了长城爱心大本营的活动,接触到身边的残友,心扉才逐渐打开。

“这话说得对啊,心里亮堂,生活才能美好。残疾人的心理健康真是太重要了。”听罢刘长城的讲述,丛培刚不住地点头称是。从一度“自闭”到敞开心扉,他自己深深知道其中的酸甜。走出来,才能发现生活的精彩,这是丛培刚的经验,也是他最想对其他残疾朋友说的话。

十几分钟的时间里,丛培刚和刘长城无所不谈,可所有的话语都汇成了丛培刚最后的一句话:“给残疾人打气,我一定参加!”

“残疾人要有自己的翅膀”

“老闫,大过年的,今天你可得自己起来,别让你对象帮忙了。”大年初二,来到残疾人闫吉好家里,刘长城不仅送来了新年祝福,更给他带来了新年的第一个“考验”。

一步、两步、三步……双腿不听使唤,就只能通过双臂和腰臀的力量来移动。不到15分钟的时间里,闫吉好完成了起床、下床、上轮椅等动作。因车祸致残的闫吉好去年加入截瘫英雄互助群,逐渐开始效仿其他人的经验,学习生活自理。

“这次的项目,就是要让残疾人长出自己的‘翅膀’,实现生活自理。”刘长城和闫吉好攀谈起来。

“刘主任,你放心,我一定坚持锻炼照顾好自己,也一定会积极参加咱们的活动,咱残疾人自己先长出‘翅膀’!”坐上轮椅的闫吉好笑容满面。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生活自理,是闫吉好希望的,也是“双自”之门助残项目想要实现的。

“第一批活动我就要参加”

残疾人不仅要自立,更要“利他”,帮助身边更多的残疾朋友。这是长城爱心大本营“双自”之门“8+1”助残公益项目最为看重的一点。想到这里,刘长城便驱车前往残疾朋友杨呈学家中。

左手残疾的杨呈学2016年因为疾病切除了骨盆髂骨,失去了运动功能。但他坚持自我拉绳运动,逐渐恢复体力。如今可以自己上下楼梯,拄拐每天行动5000步,还计划在身体恢复后参加摄影活动。

“杨老,这个项目的最后一步,是要‘利他’,你觉得让残疾人来教残疾人这个方法怎么样?”“说得好!”这正是杨呈学一直以来期望的。在杨呈学看来,比起健全人,残疾人在教授时更有亲和感,接受课程的残疾人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初步预计,每名‘残疾天使’得帮助至少3人以上的生活自理及创业技能培训……”“别说3个人,我更希望能多多益善,而且,第一批活动我就报名参加!”还没等刘长城说话,杨呈学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编辑: 宋倩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威海3个水产品上榜第四批“好品山东”品牌
  • 即将亮相!威海城区这一新地标最新进展来了
  • 威海海鲜亮相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现代农业博览会
  • 更具“国际范”!威海入境游持续升温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