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一家人团结,没有过不去的坎”
第一届威海市文明家庭获得者宋爱玲、李文良家庭——
“只要一家人团结,没有过不去的坎”
◎文/图 记者 蔡君君
最近,文登区宋村镇周格村村民宋爱玲与老伴儿李文良有件“喜事儿”,他们精心喂养的羊下了几只小羊羔,看着小羊羔欢实的样子,老两口乐得合不上嘴。
宋爱玲今年70岁了,这几只羊和一台豆腐机是她的“宝贝”。靠着卖羊奶、做豆腐,老两口及二弟的日常开销不用愁,再加上有女儿、侄子们平时的照顾,宋爱玲一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1971年,22岁的宋爱玲嫁给了李文良。宋爱玲知道李文良家中还有4个弟弟和1个妹妹,但她却没有顾虑太多:“我想着只要我们都努力,日子肯定能过得好!”李文良做瓦工,宋爱玲在县供销社上班,婚后生活尽管不富裕,一家人却也其乐融融。
可没想到的是,公公突然病倒。为了好好照顾公公,宋爱玲与丈夫商量着不要二胎,成为村里第一个领独生子女证的家庭。尽管宋爱玲悉心照顾,可五年之后公公仍离开了人世。天不遂人愿,不久之后,宋爱玲的婆婆又因脑血栓导致生活不能自理。作为家中的大嫂,宋爱玲不仅要照顾婆婆,还要照顾着未成家的弟弟妹妹,其中三弟患有癫痫,五弟患有冠心病。宋爱玲身上的担子愈发重了起来,无奈下,她辞掉县里工作,在村里供销社找了个做饭的活儿。一个月只能赚十几块钱,她步行20多里路到附近集上,买来婆婆爱吃的水果和点心,自己却舍不得吃上一口;为了让弟弟妹妹吃饱饭,她总是吃他们剩下的饭,一块饼子、一碟咸菜就是一顿饭。
婆婆一病就是8年,宋爱玲也照顾了8年。婆婆去世前,紧紧握住她的手,宋爱玲立马会意,对婆婆说:“我嫁过来,这就是我的家。弟弟妹妹们,我会照顾好的。”
宋爱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本以为日子会就此平静,可灾难却再次降临。1996年,二弟媳突发脑溢血去世,二弟李建国又患上白血病。“那真的是我这辈子最难的时候。”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宋爱玲仍止不住地掉眼泪。为了给二弟治病,她与李文良花光了所有积蓄,连老母猪和小猪崽都卖了。可即便这样,也不够李建国住院的花销,宋爱玲只好向亲戚邻居们借。李文良干瓦工活儿加班加点赚钱,宋爱玲便包揽了一切家务,打理着田里的庄稼,照料着李建国的一对儿女。
宋爱玲白天忙个不停,到了晚上却愁得成宿无法入眠。打那以后,宋爱玲患上了抑郁症、高血压,常年靠吃药维持。好在李建国的病情逐渐好转,现在还能干些零活儿,这让宋爱玲十分欣慰。
直到现在,宋爱玲与李文良白天都在李建国家中做饭,照顾着他,直到晚上睡觉才回到自己家。操劳了大半辈子,宋爱玲身上落下了病根,膏药从手腕贴到了肩膀。医生劝她别干了,她却说:“不行啊,我们家老二的儿子还没结婚呢,我得帮他把家拾掇好了,要不结婚时让人笑话。”
走进李建国家中,整洁的地板砖是去年宋爱玲找人帮忙安的;明亮的两扇窗户是前年宋爱玲攒钱换的;宽敞的大门是李文良干瓦工活时抽空修的……“她从来没给自己置办什么,娶了这媳妇,是我们家的福气啊。”李文良有时舍不得妻子受苦受累。
宋爱玲的无私奉献也影响着下一代,女儿、侄子、侄女即使在外工作,也常给宋爱玲送去礼品。今年除夕夜,宋爱玲的侄子从青岛赶回了家,执意要她收下1000元钱,“大妈,你收着,这钱给你过个年。”
“我一直相信,只要一家人团结就没有过不去的坎。你看,现在日子不是好过了么?”宋爱玲笑着说。周围邻居们照顾宋爱玲的生意,常来买她做的豆腐,她还要继续做下去,攒点钱留着侄子结婚时候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