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才引智 企业抱团“走出去”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关注民生
2019-03-30 09:11:40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3月25日,市人社局组织全市42家重点企业,携3000多个岗位需求,奔赴哈尔滨、沈阳两地,踏上外出招才引智之路。3000多名求职者前来应聘,现场收到简历4200余份。

招才引智 企业抱团“走出去”

——2019威海市重点企业走进校园人才招聘侧记

◎记者 匙亮 通讯员 程朋

3月25日,市人社局组织全市42家重点企业,携3000多个岗位需求,奔赴哈尔滨、沈阳两地,踏上外出招才引智之路。3000多名求职者前来应聘,现场收到简历4200余份。

求职者

看好威海发展机会

25日,在黑龙江大学举办的第一场招聘会,吸引周边十几所高等学府的学子参加。哈尔滨师范大学应届毕业生张炳楠已先后向两家威海企业投下了自己的简历。英语专业的她希望从事英语对口类的翻译或外贸工作,而日益开放的威海则成为了她理想的工作地点。

“威海距离韩国日本都很近,而且有很多外贸企业,同我的专业十分对口。”张炳楠说,她对即将到来的“威海行”信心满满。

招聘中,许多在外求学的威海学子想借助招聘会的机会回到家乡工作。27日下午1点,在沈阳理工大学的招聘会上,锦州医科大学研三学生史淑丹向多家企业投递了自己的工作意向。对于史淑丹来说,家乡企业能够来到千公里外的沈阳举行招聘会,实在是一个大大的惊喜。当天,她特意坐了三个小时的火车,从学校赶到了沈阳。“威海近年来在医药行业发展迅速,这与我药剂学的专业比较吻合,就业前景和发展机会都很大。”史淑丹说。

“威海的工作环境适合我们发展!”三天行程,两场招聘,不少应聘者都说出了这样的话。他们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而他们的话语间也透露着对威海这片热土的满满期望。

企业

不拘一格揽人才

招聘过程中,求贤若渴的各重点企业纷纷向优秀人才投出了“橄榄枝”。

“同学们请扫码进群,只要适合的人才,我们都要!”招聘会上,光威集团活动负责人冯青高举手机,格外引人注目。不看简历,先加微信,为了以最快时间同有意向的求职者取得联系,她和企业都想尽了方法。

“眼下是我们企业发展的关键期,迫切需要大量的可塑性人才,微信当中的这些学生都可能是我们企业发展的动力。”一边忙着接受好友申请,一边和求职者沟通信息,两场招聘会上,冯青都忙得不可开交,结果也让人欣喜:三天时间里,收到的简历已经超过200份。

而旁边威海一诺仪器(中国)有限公司展位则是另外一番景象:在有序的应聘队伍里,研发主管崔学斌细细地同每位求职者交流着,每个人都要花上十几分钟。“我们寻求的是硕士博士以及比较优秀的本科毕业生,为产品冲击世界最尖端添砖加瓦。”崔学斌说。

三天来,威高集团的展位前总是少不了排队应聘的求职者。“我们比较关注学生对于自我的规划认知、对企业的意向,在沟通过程中,我们也将注重分析求职者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威高集团招聘经理项泽逸说,此来不仅要选到“贵的”,更要找到“对的”。

在收到的300多份简历中,项泽逸初步筛选出了200份。回到威海之后,他们还将通过视频和电话形式再做一轮接触,把意向度和匹配度更高的学生邀到公司进行面对面交流,最终确定录用意向。

人社部门

创新形式更精准有效

为更加专业的办好此次活动,市人社部门引入市场机制,委托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全程参与前期策划、宣传发动、活动组织等各个方面,以专业的服务保障这次活动顺利举办,尽收实效。

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为这次活动专门建立的专属威海企业的招聘管理系统。自3月21日系统启用以来,企业在线接收简历已达1324份。同时,通过设置威海重点企业人才招聘专区、制作H5动态微信、目标高校毕业生电话和短信邀约和微信群发布预告等方式,市人社局尽全力扩大活动影响力,提高大学生参与度,为企业达成人才引进意向提供更多可能。

市场化的运行方式和精准化的邀约模式,收到了显而易见的效果。许多求职者慕名而来,其中就有来自尼日利亚的留学生马云。来到中国仅四年的马云没有来过威海,但招聘前夜他收到一条短信,短信中不仅为他精准推荐了企业,还将威海的基本信息告诉了他。“这种短信精准介绍的方式非常到位。”马云表示,如果在威海找到了合适的工作,他会马上来到这里。

精准服务不仅给予求职者更多获取信息的空间,也为企业达成人才引进意向提供了更多可能。“精准、高效、质量高。”评价起此次招聘活动,迪尚集团招聘专员宋晓新只用了三个词语。

借助平台和企业的初步筛选,宋晓新在三天的时间里就收到了几十份的“有效简历”。企业甚至还在招聘会当场录用了一名求职者,这样出乎意料的效率让她欣喜不已:“在招聘过程中,最担心的就是不能精准对接需求的人才。有了政府的帮助和扶持,人才引进和公司的后续发展都将做得更好!”宋晓新说。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探索出服务企业招才引智的一条新路径——运用市场化手段和一流的精细服务,精准定位企业需求,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市人社局工作人员表示,我市还将继续加强同东北、西北地区高校的交流合作,集聚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威海施展才华、创新创业,为“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储备新动能。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编辑: 宋倩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权威发布丨食品标签进入“扫码时代”,威海市多措并举开展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推广应用工作
  • 华能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工程2号机组开工建设
  • 入选飞猪旅游热门城市!新场景新业态让威海文旅市场“热辣滚烫”
  • 威海入选年轻人最向往旅游地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