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乳山市

藏不住的是心底对娘的思念

2019-04-09 编辑: 宋倩

藏不住的是心底对娘的思念

——胶东育儿所部分乳儿回乳祭拜乳娘侧记

◎记者 蔡君君 通讯员 司伟 姜俏俏

“妈,孩子们回来看您了……”4月4日,乳山市崖子镇东凤凰崖村东北侧传来一阵阵哭喊声。清明节期间,在胶东育儿所长大的6位乳儿带着对乳娘的无限思念,从青岛、聊城、淄博等地又赶回了“家”,看望娘亲,以尽孝心。

乳儿们及后人在姜明真墓前三鞠躬。记者 孙大伟 摄

“娘,我们就是你的孩子”

4月3日,乳儿司晓星、刘云明、吴云光、李丽惠来到了崖子镇姜家村看望健在的乳娘王葵敏。听说乳儿们要来,92岁的王葵敏很是开心,早早地就在家门口等着,朝乳儿们来的方向望着。

乳儿们一下车,就朝着王葵敏家快步走去,看到等在门口的王葵敏,乳儿们一把握住了她的手,“王阿姨,我们是育儿所的乳儿,我们回来看您了。”7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乳儿也已经年过古稀,可在乳娘面前却依旧像孩童一般。而王葵敏则宠溺地看着4个孩子,不住地说道:“好啊,回来了好啊……”

从屋外到屋内,乳儿们与乳娘握着的手就未松开过。炕头上,乳儿们围坐在王葵敏身边,听乳娘讲述着过去的故事。1946年,王葵敏与丈夫姜秀竹结婚,婚后生育了一个女儿,可没想到,几个月后孩子不幸夭折。没过多久,村妇女主任抱来一个两个月大的男娃,让王葵敏抚养。“孩子叫政文,刚来的时候生病,瘦得皮包骨头。他父亲南下打仗,母亲又是公社干部,没人照料。我心疼啊,就赶紧给他喂奶。”王葵敏回忆着,自家的女儿不在了,她便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小政文。为了给孩子治病,她把仅有的20斤小米拿去换药;为了让孩子睡得好,她一直把政文抱在怀里哄着……就这样,政文一天天好起来,开始咿呀学语喊着“妈,妈”。后来,政文的姥姥将孩子接走,王葵敏满心不舍。

如今,王葵敏依旧心心念念着政文。有人问她,还想见政文吗?老人眼睛里噙着泪花,喃喃道:“能见到吗?见不到啊。”自问自答里,满是遗憾与思念。

听了王葵敏和政文的故事,几位乳儿也忍不住落泪。“娘,我们就是你的孩子。”坐在王葵敏身旁的吴云光几度哽咽,言语里满是对乳娘的亲昵和感激。

胶东育儿所解散时,有9位乳儿因故无人认领。刘云明、吴云光、李丽惠便是当时未能找到亲生父母的孩子。在与王葵敏相处的这段时间,她们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更甚,李丽惠流着眼泪,紧紧地抱着王葵敏说:“娘,我们都是您的政文,以后我们常回来看您。”

王葵敏拿着自家种的苹果、花生,不断地往乳儿们手里塞,一如当年照顾政文一样。司晓星收下乳娘的礼物,却舍不得吃,她说:“我得留着,带着回去慢慢吃。”

临分别前,乳娘和乳儿们依依不舍。“娘,好好照顾身体,我们一有时间就回来看您。”乳儿们嘱咐着乳娘。不到200米的小路,乳儿们走了近10分钟,走几步就回头望望王葵敏,“娘,回吧,回家吧。”“好,走吧,路上小心。”王葵敏站在门口,一直到看不到乳儿们的背影了才肯回家。

当天下午,乳儿宋玉芳与宋玉芝姐妹俩一来到乳山,也赶去了当年胶东育儿所保育员90岁高龄的王占梅家中,问候了老人。

“娘,是孩子回来晚了”

4月4日,6位乳儿一齐来到东凤凰崖村祭拜司晓星的乳娘姜明真。

中巴车载着乳儿们沿着山路向墓地驶去,一向冷静的司晓星在下车的一瞬间失声痛哭,喊着:“妈妈,我回来了,都是我不好,没好好找您,连您最后一面都没见上。”70多岁的老人,哭得像个孩子。司晓星的女儿田雨说:“我妈妈要强,人前都强忍着不哭。可对姜奶奶的感情,今天是真藏不住了。”

通往墓地的山路十分崎岖,不仅坡度大,还满是石子,平均70岁以上的6位老人却坚持步行上山祭拜。来到姜明真墓碑前,司晓星泪如雨下,用胶东话不断喊着,“妈,妈,孩子回来晚了……”言语里满是自责与内疚,一旁的5位乳儿也难掩心头的悲伤,几度落泪。宋玉芳哭着说:“姜妈妈,我们胶东育儿所的小朋友们来看您了。谢谢您,是您当年的无私奉献和伟大付出才让我们拥有了现在的美好生活,您看看啊!”

6位乳儿尽管年事已高,却坚持要给“姜妈妈”磕头尽孝,送上鲜花寄托哀思。司晓星在女儿的搀扶下,细细地为“姜妈妈”压好纸钱,一边压一边说:“娘,我没能为您尽孝道,现在能做的就是常回来看看您,看看德亭弟弟他们。”

1942年,刚出生不久的司晓星(乳名福星)被送到姜明真家。战乱的年代,总是逃不过四处躲避。姜明真带着福星和自己的孩子藏在山洞中,可两个孩子在一起,抱起一个,另一个就啼哭不已。为避免暴露,姜明真狠下心来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另一个无人的山洞,自己则紧紧搂住福星。敌机轰炸后没几天,姜明真的孩子就夭折了。姜明真一直抚养福星到4岁,因此,司晓星对乳娘的感情尤为深厚。

司晓星一直认为她的根在乳山,对乳娘、对胶东育儿所更是念念不忘。参加工作后,司晓星便开始寻找乳娘姜明真。可是由于战乱和保密工作的需要,司晓星的寻亲之路并不顺利。退休后,司晓星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寻亲上。2009年,司晓星大病一场,她郑重地给女儿留下遗嘱,死后把骨灰洒在乳山,让她守在娘亲身边。

病好后,司晓星更是坚定了一定要找到乳娘的想法。尽管身体状况不佳,可司晓星仍坚持来乳山寻找姜明真。2015年冬天,司晓星终于找到了乳娘姜明真的家,可敲开家门时,才得知姜明真已经去世。“我恨啊,恨自己为什么不再早些找,不再认真些找?娘用生命护我周全,我却没给她端上一碗茶水。”司晓星双手抚面,掩饰不住心底的自责和对娘亲的思念。

祭拜仪式后,乳儿们站在墓前,看着墓碑上的名字,深深地鞠了三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下山路上,乳儿们还不断回望着“姜妈妈”的墓碑。

从姜明真的墓地归来,司晓星的眼睛通红,“我不能再哭了,我要回去好好想想应该怎么做,才能不辜负娘对我的付出,把胶东老区人民和乳娘的精神传扬下去。”司晓星坚定地说。

“走,再回家看看!”

4月4日上午,在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乳儿们来到位于崖子镇田家村的胶东育儿所红色教育基地。

走进第一展览室,映入眼帘的是一张胶东育儿所1953年的合影,乳儿们在合影上寻找自己,回忆起童年的快乐时光。“你们看,坐小板凳的是我,那时候我最调皮,阿姨们都包容着我。”“这是我,照相的时候总喜欢瞪着大眼睛。”

宋玉芳回忆起当时在育儿所里,保育员阿姨们哼着摇篮曲,哄着小朋友们睡觉的场景。“我记得,有时候睡不着,我眯缝着眼睛,就能看到阿姨们走动着,给这个掖掖被子,给那个挪挪枕头,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说着说着,宋玉芳的声音便有些哽咽,“弟弟疲倦了,眼睛笑,要睡觉。妈妈坐在摇篮边,把摇篮摇……”宋玉芳带头唱起了儿时保育员阿姨唱过的歌谣,乳儿们纷纷附和着唱了起来,一曲唱罢,所有人脸上都挂着泪花。

随后,乳儿们来到修缮后的乳娘姜明真家。司晓星带着大家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走,一边走一边介绍:“这是织布机,给小朋友做衣服的。这个房间是我的房间,我就在这里睡觉。”指着墙上姜明真与丈夫的老照片,司晓星满是自豪地说:“这是我妈,这是我爸。”乳儿们在胶东育儿所回忆着儿时在这里的点点滴滴。

4月4日中午,乳儿们还来到崖子镇田家村东侧种下了一片杨柳树林,取名敬母林。挖坑、培土、浇水,乳儿们三人一组,干得尤为认真,把对乳娘的感情倾注在这即将茁壮成长的树苗上。“这是栽给娘的树,可要仔细些。这是感恩的树苗,希望它们能长成一片茂密的森林,把乳娘的精神传递下去。”看着栽好的树苗,乳儿们满心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