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赚积分 超分还有奖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威海要闻
2019-08-26 08:45:13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走进荣成市东山街道楼底下村,一片绿树掩映下,一排排海草房与房前屋后的花草树木相映成趣,令人耳目一新。

走进荣成市东山街道楼底下村,一片绿树掩映下,一排排海草房与房前屋后的花草树木相映成趣,令人耳目一新。

“前不久,俺家门前新修建了小花园,纳凉遛弯又有了新去处。”顺着村民毕玉霞手指的方向,一处绿树环抱、鲜花遍地、小桥流水的美景立现眼前。“环境美了,回村发展的村民也越来越多。”

村民房前屋后有了小花园,环境更加靓丽。

近年来,随着村居环境的改善,楼底下村人气越来越旺。有了环境助力,焕发生机的小山村逐渐摘掉了“穷帽”,驶入发展快车道。

“早年间,村里还是个‘落后村’,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便是环境差。”回想起往日的村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毕监顺忍不住叹了口气,因村内环境差,不少村民不愿待在村里,劳动力越来越少,经济发展缓慢。

为改善村居环境,增强村子发展活力,提升农民生活品质,2011年楼底下村决定根据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要求逐项制定评分标准,按照“日检查、周调度、月考核”的原则,将考核结果同村民积分相衔接,并汇入年终福利以及日常激励奖品发放的标准中。

本以为有奖励政策兜底,环境提升指日可待。然而,行动开展之初,村民并不领情,甚至对着干,制约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三大堆”、私搭乱建等“老大难”问题未见明显改善。

“环境提升本就是利民之事,更何况干得好还有奖,咋说都是两全其美的好事,村民为啥不愿参与呢?”面对村民不情愿的情绪,毕监顺陷入两难,但解铃还须系铃人。

为了解村民顾虑,毕监顺决定入户走访。2天后,他揪出村民“不情愿”的主要原因——村里环境底子差,提升工作又面广事杂,打扫起来毫无头绪且费时费力。

找准源头,楼底下村决定在保留奖励机制的同时,瞄准制约村居环境的“三大堆”和私搭乱建,以“三清三拆三整治”等生态环境治理行动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美化绿化水平。

为增强整治底气,毕监顺决定从自家着手,率先拆除门前的菜园和草厦子,清理了平房顶上的柴火堆。

看着毕监顺家中侵占街巷的草厦子被拆除,腾出来的空间被栽上树木、种上花草,四处绿意盎然、鸟语花香,房前屋后宛如一片小花园。村民们渐渐转变思想,主动加入整治行动。

历时半个月,楼底下村“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实现全覆盖。清理“三大堆”160处,拆除禽畜舍、乱搭乱建及小菜园57处,完成1500米河道清淤工程,一次性通过“四清”整治验收。同时,村居占地150亩的空间内,还建起10个大小花园。

“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楼底下村一鼓作气,再次将评分考核提上日程。

“凡是年满60周岁的村民,每人年度只要积满1000分,就能获得福利发放资格,超过1000分还有额外奖励。”毕监顺说。

看着焕然一新的村内环境,奖励机制的兜底效应越发明显,不仅点燃了村民们的参与热情,还在村内掀起“保护环境赚积分”的热潮——村民自发组建志愿服务队,对村内沟渠、背街小巷环境卫生进行义务清理,不断刷新农村颜值,提升内在气质,全民参与环境提升的氛围日渐浓厚。

“今年,俺村环境提升的做法在石岛管理区还成了典型,来村里参观学习的人可多呢。”毕监顺掩不住心中的喜悦,笑着说:“来的人多了,我们的工作也需要再提升,可不能让人超过了。”

最近楼底下村结合环境卫生的长效化管护情况,开始了新一轮提升——设立监督岗位,建立管护队伍,确保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件大事、要事、难事办好办实,为村民打造出生态文明、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诗意栖居”。(文/记者 李文思 实习记者 赵文菲 图/记者 王彦博)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编辑: 宋倩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威海3个水产品上榜第四批“好品山东”品牌
  • 即将亮相!威海城区这一新地标最新进展来了
  • 威海海鲜亮相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现代农业博览会
  • 更具“国际范”!威海入境游持续升温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