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更低、范围更广的社会救助政策来啦!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关注民生
2019-10-11 10:16:14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晚报
10月10日下午,在市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市民政局局长栾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困难群众家庭财产认定、临时救助对象范围及救助内容等内容进行了调整,更好地发挥了社会救助在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方面的积极作用,筑牢社会救助体系最后一道防线。

温馨提醒:你现在浏览的内容来源于威海新闻网

请访问原网站:www.whnews.cn/

门槛更低、范围更广的社会救助政策来啦!

我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

10月10日下午,在市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市民政局局长栾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困难群众家庭财产认定、临时救助对象范围及救助内容等内容进行了调整,更好地发挥了社会救助在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方面的积极作用,筑牢社会救助体系最后一道防线。

困难群众家庭财产认定门槛降低

为让更多困难群众得到有效救助,《意见》在省规定的财产状况认定标准基础上,放宽了家庭人均金融资产、房产和车辆三项家庭资产认定标准。

其中,放宽家庭人均金融资产标准,不超过我市年城乡低保标准4倍,即城乡家庭人均金融资产分别不超过31200元和22560元;放宽房产标准,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的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当地住房保障标准面积4倍,即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60平方米(我市人均住房保障标准面积为15平方米);放宽家庭车辆资产标准,原则上允许家庭拥有用于维持基本生活或生产的小型机动车(残疾人代步车、摩托车、农用车等)、小型渔船或小型农机具。

各区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适当放宽认定标准。

临时救助对象范围进一步扩大

《意见》扩大了临时救助对象的范围,除了保障本地户籍人口外,还将持有我市居住证的非本地户籍人口纳入其中,给予急难型临时救助和支出型临时救助。

急难型临时救助对象主要包括因火灾、交通事故、溺水、人身伤害、见义勇为、爆炸、雷击等意外事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及遭遇其他特殊困难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需立即采取救助措施的家庭。

支出型临时救助对象主要包括自负医疗、教育等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一定时期内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这类救助对象应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提出申请前12个月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当地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在提出申请前12个月内,家庭可支配收入扣除自负医疗、教育等生活必需支出后,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当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边缘标准;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城乡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认定标准的相关规定。

在支出型低保救助方面,《意见》实现了突破。对符合临时救助对象范围,在提出申请之月前12个月内,家庭可支配收入扣除自负医疗、教育等生活必需支出后,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经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领导小组研究,确实需要给予低保救助的临时救助对象,应按程序纳入低保保障范围,及时给予为期6个月的当地全额低保标准的救助,6个月后仍然困难的,按当地城乡低保标准给予补差救助。

为减少救助程序,提高救助效率,我市建立区(市)临时救助储备金和镇(街)备用金制度,各区市按常住人口不低于人均5元的标准,建立临时救助储备金,储备金规模应达到1400万元。

支出型临时救助细分为医疗教育两类

《意见》还对救助内容进行了细化。在急难型临时救助方面,《意见》规定,对于人员伤亡、突发重大疾病等情况,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给予人均月城市低保标准2-5倍(1300-3250元)的急难型临时救助金。此项救助每次救助最高不超过人均月城市低保标准的12倍(7800元),主要用于住院费用垫付、医疗救治或家庭基本生活费用。

在支出型临时救助方面,考虑到日常生活必需支出主要涉及医疗和教育,《意见》将该类救助细化为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两类。其中,医疗救助类,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住院、门诊慢性病和需连续6个月以上普通门诊治疗的支出型救助对象,给予分类分档救助:低保对象、特困供养对象个人合规自负医疗费用和按医嘱或说明用药剂量产生的个人普通门诊治疗自负费用之和,不重复计算的有效费用累计超过2000元的,超过部分按50%给予救助;低保边缘对象个人医疗费用超过3000元的,超过部分按40%给予救助;其他支出型困难家庭个人医疗费用超过4000元的,超过部分按30%给予救助。以上医疗救助类救助额度最高不超过城市月低保标准的12倍,即7800元。

教育救助类,在以往对低保本科新生、低保在校学生、低保边缘家庭在校学生3类群体实施救助的基础上,增加了低保专科新生,特困供养、孤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新生和在校生,以及其他支出型临时困难家庭在校生8类群体(在校生均指高中段及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学生)。同时,调整救助标准,将本科新生救助由原来4000元调整为月城市低保标准的7倍(4550元),专科新生救助标准参照本科执行。

考虑高中段和普通高校在校教育有交学费和免交学费两种情况,《意见》特别规定,对城乡低保、低保边缘、特困人员供养、孤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校学生,需缴纳学费的,按月城市低保标准的6倍(3900元)予以救助;职高、师范、军校等免交学费的,按月城市低保标准的3倍(1950元)予以救助。该项救助不与新生救助重复。

需要注意的是,对符合“扶贫雨露计划”,子女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不进行重复救助。其他支出型临时救助家庭在校学生,需缴纳学费的,按月城市低保标准的3倍给予救助;免交学费的,按月城市低保标准的2倍给予救助。(记者 李林)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晚报
编辑: 仲鹤
相关热词搜索:
搜索推荐
图片新闻
  • 威海市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举行
  • 威海61个重点文旅项目加速推进
  • “科技春耕图”在威海大地铺展
  • 上新了,威海打卡点丨22万余株郁金香绽放成“海”
威海新闻
文娱
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