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11月27日讯(记者 张玉婷)26日,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威海市机动车维修经营业务备案工作程序(试行)》(以下简称《程序》)于近日出台,正式启动了全市机动车维修经营备案工作。这标志着机动车维修经营“备案制”在我市落地实施。
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介绍,机动车维修经营由许可审批改为备案是机动车维修领域“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这样可以放宽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激发维修市场活力,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根据《程序》规定,我市从事机动车维修经营的,应当向维修经营所在地的县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进行备案。市直范围内维修经营企业的备案管理由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实施,各区市范围内维修经营企业的备案管理由各区市交通运输局具体负责。
“需办理机动车维修经营备案的主体不同,管理方法不同。”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解释,按照“老企业,老办法,新企业,新办法”的原则,新开业的机动车维修经营者一律实行备案制,已获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且仍在有效期内的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当前无需进行备案,待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到期后,及时到所在地交通主管部门进行备案即可。《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已过期的,要按照《程序》要求办理备案。
机动车维修经营备案工作流程也更为简洁,分为材料报送、材料审查、备案办结、备案变更。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解释,经营者要自取得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申请备案。经营者需要终止经营的,应提前30日将终止经营信息告知原备案机关。
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改为“备案制”后,由于经营者无需再取得实体证照,市区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可通过网上申报或邮寄材料的方式办理备案。经营者通过山东省道路运输政务服务大厅(威海市)(网址https://xzxksp.rtocc.com/#/center)维修板块办理。相关申报材料邮寄地址为威海市海滨北路58号威海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运输科。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可通过登录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门户网站查询已公布的备案信息。
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表示,尽管不再需要实体证照,但是相关部门的监管并不会放松。对于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机动车维修经营者,监管部门将依法依规给予通报、责令改正、罚款、停业整顿等处理措施,同时加强对维修行业的信用监管, 经营投诉多、维修质量低的经营者将被列入信用黑名单,监管部门将联合有关部门对其实施信用惩戒。(来源:威海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