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山集团的智慧安保中心,一个云平台操控着全集团的安保系统,不同区域的子公司每一个动态画面都集中在大屏幕中闪烁。这是企业的云监控管理系统,只需一片“云”,便可以对全集团实现运营管控。
上云不出半年,成山集团便凭借先进的云上管理系统,被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为2019年企业上云标杆企业。与此同时,康派斯新能源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宏安集团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同期入选,北洋云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和先临三维科技有限公司2家企业入选企业上云优秀体验中心名单。
冲击新目标,激活新动能。上云谋转型,企业们跃跃欲试。为此,市工信局把企业上云作为深入推进“两化”融合的重要抓手,通过加快推动企业上云,引导工业企业加入云计算生态体系,促进我市工业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全面提升。
源自政策的引导与扶持,成山集团拿到了政府发放的“云服务券”,降低了投入成本,上云之路愈发顺畅。“以前,集团的子公司多,涉及范围广,安保系统和办公室管理费时费力,如今一片网络连接不同区域,生产和管理效率大大提高,运营成本显著降低。”成山集团技术中心高级主管连伟平用一组数据说明上云成效:“我们减少了人工18人次,节约人工费用几十万元,完成无纸化审批流程共计2.3万个,完成线上支付1200笔,累计为集团节约办公经费10万余元,实现了企业的业务可视化。”
彻底尝到了上云的甜头,成山集团还将打造云监控平台为核心的智慧园区管理系统,提升业务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为让更多企业能够驾“云”升级,全市工信系统先后举行20多场企业上云政策宣讲会,组织150多家企业参加 “2018云行齐鲁”等企业上云典型交流会,邀请阿里巴巴、微软、联通等企业来威与企业面对面对接交流,从根本上增强企业上云的信心。借助政府搭“云梯”,一批企业上云、行业上云、传统产业改造、传统IT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典型代表纷纷涌现。
山东鑫发控股有限公司通过建设电子采购云平台,使各项业务跨地域一体化运作,实现营销体系与采购体系的集约化管理。“企业以远洋捕捞为主业,采购区域分布在荣成、青岛、天津等城市,自上云以来,不同区域采购业务可以在云平台上自动运行。”企业信息部部长韩庆飞说。目前,对比上云前同期,集团降低采购总费用0.5%,客户响应时间对比提升接近5%,供应商产品交付时间缩短3%,库存上限降低4%。
威海克莱特菲尔风机股份有限公司依托企业智慧云平台,引入商务、设计、制造、物联四大云应用,逐步完成从业务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变,销售收入提升32%,节约人力成本20%,产品合格率达到99%。
如今,融入“云时代”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截至目前,全市上云企业达到1300家,其中8家企业入选企业上云标杆企业名单,3家企业入选企业上云优秀体验中心名单。此外,还有12家企业入选省级企业上云服务商名单,为全市企业提供上云服务。
“接下来,我们将加大对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实施企业智能化信息化改造,大力推动我市工业企业上云行动,比干劲、赛实绩,提升云上服务层次质量,努力营造良好的上云企业发展环境。”市工信局相关工作人员说。(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孙艺嘉 通讯员 王鹏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