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市“两会”、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重点工作攻坚突破年”相关工作要求,威海团市委聚焦“招才引智”,项目化推进重点工作,启动实施“1131”工程,通过挂图作战方式,推动“青鸟计划•青聚威海”攻坚突破行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
主要目标
1、力促年内大学生来威就业创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2、“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引进实现大的突破。
服务对象
1、市内外重点高校学子(含在校生和择业期内未就业的毕业生);
2、威海籍在外优秀青年人才。
协作单位
市委组织部
团市委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工作周期
2020年1—12月
“1131”工程
搭建“1个平台”:
“青鸟计划”智慧信息平台
设立“1批驿站”:
“青鸟驿站”
开展“3项服务”:
“感知威海”实习实践服务、专场招聘会及招聘路演服务、就业创业专项服务
建立“1项机制”:
青年人才柔性关怀帮扶机制
工作任务及时间节点
1、完善“青鸟计划”智慧信息平台
统计录入威海籍省外高校学子数据信息
目标:威海籍省外高校学子做到应统尽统。
时间节点:1月中旬—2月中旬
责任单位:各区市团委、教育部门团委
统计录入威海籍在外优秀青年人才数据信息
目标:优秀青年人才做到应统尽统。
时间节点:1月中旬—2月中旬
责任单位:各区市团委
征集录入威海市就业岗位数据信息
目标:各区市做好辖区内面向重点高校学子就业岗位的征集录入工作,环翠区、文登区、荣成市不少于1000个,乳山市、高区、经区不少于600个,临港区、南海新区不少于300个(如:1个岗位需要5人,按照1个岗位算)。
时间节点:1月中旬—2月中旬 ,每季度更新
责任单位:各区市团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征集录入“青鸟计划”平台各栏目动态
目标:各区市将辖区“青鸟计划”中的新闻动态、产业介绍、团情团讯、青春榜样等栏目进行录入完善,每月进行提报录入。
时间节点:全年
责任单位:各区市团委
2、设立“青鸟驿站”
设立市内“青鸟驿站”
目标:环翠区负责对接联系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山东交通学院威海校区;文登区负责对接联系山东铝业职业学院;荣成市负责对接联系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威海技师学院;乳山市负责对接联系山东外事职业大学;高区负责山东大学(威海);经区负责对接联系威海职业学院;临港区负责对接联系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南海新区负责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
时间节点:1月中旬—2月中旬
责任单位:各区市团委、市内各高校团委
设立市外“青鸟驿站”
目标:各区市常态化联系市外高校不少于3所,并合理设立“青鸟驿站”。
时间节点:2月中旬提报名单,全年保持联系
责任单位:各区市团委
3、举行“感知威海”主题活动
寒假期间“感知威海”主题活动
目标:各区市在寒假组织大学生进行实习实践、研学拓展、城市体验等“感知威海”活动不少于2场。
时间节点:1月中旬—2月底
责任单位:各区市团委
暑假期间“感知威海”主题活动
目标:各区市在暑假组织大学生进行实习实践、研学拓展、城市体验等“感知威海”活动不少于2场。
时间节点:7月初—8月底
责任单位:各区市团委
开展“百校千岗”优秀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计划
目标:提供“百校千岗”计划优质实习岗位不少于100个,并做好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协调对接工作。
时间节点: 5月初—8月底
责任单位:各区市党委组织部、团委
组织辖区高校新生走进重点企业
目标:组织辖区内高校大学新生走进重点企业、重点产业、重点岗位不少于2场次,引导熟悉威海市生产经营环境和城市氛围。
时间节点:9月初—12月底
责任单位:各区市团委、市内各高校团委
4、开展专场招聘会及招聘路演
在辖区内举行招聘会及招聘路演
目标:各区市在辖区内举行招聘会及招聘路演不少于3场,其中针对青年人才招聘会不少于1场。
时间节点:1月中旬—2月底
责任单位:各区市党委组织部、团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赴市外高校举行招聘会及招聘路演
目标:赴市外高校举行招聘会、招聘路演不少于3场,对接威海籍贯大学生不少于800人。
时间节点:3月底—6月底,每季度调度一次
责任单位:各区市党委组织部、团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5、开展就业创业专项服务
目标:各区市组织开展梦想创业导师进校园活动不少于2次,选树青年创业典型不少于10个;市内各高校团委均成立“青聚威海”创新创业工作室,选树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不少于10个。
时间节点:10月前,每半年调度一次
责任单位:各区市团委,市内各高校团委
6、建立青年人才柔性关怀帮扶机制
目标:提报走访慰问、座谈交流、交友联谊等青年人才柔性关怀帮扶活动不少于1项,并按照提报计划组织实施。
时间节点:1月中旬提报,定期调度
责任单位:各区市团委
威海市“青鸟计划•青聚威海”攻坚突破行动作战图
主要目标
1、力促年内大学生来威就业创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2、“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引进实现大的突破。
服务对象
1、市内外重点高校学子(含在校生和择业期内未就业的毕业生);
2、威海籍在外优秀青年人才。
协作单位
市委组织部
团市委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工作周期
2020年1—12月
“1131”工程
搭建“1个平台”:
“青鸟计划”智慧信息平台
设立“1批驿站”:
“青鸟驿站”
开展“3项服务”:
“感知威海”实习实践服务、专场招聘会及招聘路演服务、就业创业专项服务
建立“1项机制”:
青年人才柔性关怀帮扶机制
工作任务及时间节点
1、完善“青鸟计划”智慧信息平台
统计录入威海籍省外高校学子数据信息
目标:威海籍省外高校学子做到应统尽统。
时间节点:1月中旬—2月中旬
责任单位:各区市团委、教育部门团委
统计录入威海籍在外优秀青年人才数据信息
目标:优秀青年人才做到应统尽统。
时间节点:1月中旬—2月中旬
责任单位:各区市团委
征集录入威海市就业岗位数据信息
目标:各区市做好辖区内面向重点高校学子就业岗位的征集录入工作,环翠区、文登区、荣成市不少于1000个,乳山市、高区、经区不少于600个,临港区、南海新区不少于300个(如:1个岗位需要5人,按照1个岗位算)。
时间节点:1月中旬—2月中旬 ,每季度更新
责任单位:各区市团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征集录入“青鸟计划”平台各栏目动态
目标:各区市将辖区“青鸟计划”中的新闻动态、产业介绍、团情团讯、青春榜样等栏目进行录入完善,每月进行提报录入。
时间节点:全年
责任单位:各区市团委
2、设立“青鸟驿站”
设立市内“青鸟驿站”
目标:环翠区负责对接联系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山东交通学院威海校区;文登区负责对接联系山东铝业职业学院;荣成市负责对接联系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威海技师学院;乳山市负责对接联系山东外事职业大学;高区负责山东大学(威海);经区负责对接联系威海职业学院;临港区负责对接联系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南海新区负责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
时间节点:1月中旬—2月中旬
责任单位:各区市团委、市内各高校团委
设立市外“青鸟驿站”
目标:各区市常态化联系市外高校不少于3所,并合理设立“青鸟驿站”。
时间节点:2月中旬提报名单,全年保持联系
责任单位:各区市团委
3、举行“感知威海”主题活动
寒假期间“感知威海”主题活动
目标:各区市在寒假组织大学生进行实习实践、研学拓展、城市体验等“感知威海”活动不少于2场。
时间节点:1月中旬—2月底
责任单位:各区市团委
暑假期间“感知威海”主题活动
目标:各区市在暑假组织大学生进行实习实践、研学拓展、城市体验等“感知威海”活动不少于2场。
时间节点:7月初—8月底
责任单位:各区市团委
开展“百校千岗”优秀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计划
目标:提供“百校千岗”计划优质实习岗位不少于100个,并做好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协调对接工作。
时间节点: 5月初—8月底
责任单位:各区市党委组织部、团委
组织辖区高校新生走进重点企业
目标:组织辖区内高校大学新生走进重点企业、重点产业、重点岗位不少于2场次,引导熟悉威海市生产经营环境和城市氛围。
时间节点:9月初—12月底
责任单位:各区市团委、市内各高校团委
4、开展专场招聘会及招聘路演
在辖区内举行招聘会及招聘路演
目标:各区市在辖区内举行招聘会及招聘路演不少于3场,其中针对青年人才招聘会不少于1场。
时间节点:1月中旬—2月底
责任单位:各区市党委组织部、团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赴市外高校举行招聘会及招聘路演
目标:赴市外高校举行招聘会、招聘路演不少于3场,对接威海籍贯大学生不少于800人。
时间节点:3月底—6月底,每季度调度一次
责任单位:各区市党委组织部、团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5、开展就业创业专项服务
目标:各区市组织开展梦想创业导师进校园活动不少于2次,选树青年创业典型不少于10个;市内各高校团委均成立“青聚威海”创新创业工作室,选树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不少于10个。
时间节点:10月前,每半年调度一次
责任单位:各区市团委,市内各高校团委
6、建立青年人才柔性关怀帮扶机制
目标:提报走访慰问、座谈交流、交友联谊等青年人才柔性关怀帮扶活动不少于1项,并按照提报计划组织实施。
时间节点:1月中旬提报,定期调度
责任单位:各区市团委
(来源:威海共青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