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山东昆嵛电缆有限公司内,一捆捆包装好的电缆正在进行检测,等待验收。公司复工复产后,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抢抓生产,一派繁忙景象。

“受疫情影响,公司一季度生产下滑,二季度将基本持平,相信下半年,会有转机。”公司总经理崔耀华说,虽然疫情对上半年的订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随着新一轮基础建设工程的推进,电缆行业将会迎来新的机遇。
“如何把握住机遇,在强手如林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靠的是精益求精的产品质量。”崔耀华介绍,昆嵛电缆1984年建厂,是我省最早一批电信电缆生产制造企业。三十多年来,公司始终践行“最优的质量,最好的服务”这一经营理念,所生产的“昆嵛”牌电线、电缆曾叫响山东半岛,是省内重要的电线电缆供应厂家之一。
电线电缆是我国各产业的基础配套产品,被喻为国民经济的“血管”和“神经”。昆嵛电缆起步早,发展快,所生产的低压电缆产值虽大,但是技术附加值低,利润小。公司要持续发展,必须顺应市场需求,研发、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自2011年开始,昆嵛电缆坚持把加大产品的结构调整作为公司发展新的突破口,将产品向市场前景更为广阔的特种电缆延伸。购置新的生产设备,提升生产效能,加强与知名电缆行业和专家的合作、交流,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相继研发出了矿用、船用和风力发电用等多种电缆新产品,为公司的发展开辟了另一片广阔天地。
2015年-2017年,受原料价格波动较大、市场需求持续疲软的影响,国内不少从事电缆行业的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产品单一、订单缩水的现象,作为民营企业,昆嵛电缆面临着技术、资金、营销、管理等多方面的压力,企业发展进入了瓶颈期。
“在最难的时刻,老牌电缆企业如何获得新生?是摆在昆嵛电缆面前最大的问题。”崔耀华说,公司决定重组。
2017年上半年,蓝创进出口公司的加入为昆嵛电缆注入了“强心剂”。“重组之后,昆嵛电缆由原来单纯的民营企业增加了国资背景,品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市场也由胶东半岛向外进一步辐射。”重组,也为企业带来了更为充足的发展资金,缓解企业的生产压力,让企业有了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底气。

经历了凤凰涅槃,昆嵛电缆很快又进入了发展快车道。面对国内市场趋于饱和的现状,昆嵛电缆在继续巩固国内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印尼、非洲等海外市场。“如今,出口订单占比约30%,国内大型企业占比约30%,威海市地区供货占比约30%,达到了相对合理的产品订单结构。”崔耀华说,重组后两年多的时间,昆嵛电缆不但实现了经营上的扭转,还培养了优秀的技术和销售团队,为企业发展提供最核心的竞争力。
昆嵛电缆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村办企业成为享誉山东半岛的业界翘楚,与他们多年来勇于创新是密不可分的:精益求精的产品质量、与时俱进的管理模式和步入高端的产品体系……企业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创新。依托技术创新,实现产品多元化的同时,昆嵛电缆还双管齐下,一方面下大气力狠抓产品质量,以优异的产品质量为企业长远发展夯实基础;另一方面加强企业管理,以先进的管理模式为企业赢得发展的主动权。昆嵛电缆积极组织干部职工走出去,到优秀同行企业中对标学习,潜下心来找差距,静下心来找方法,沉下心来抓落实,通过找差距、明措施、补短板,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提出的整改措施和建议。改进35KV交联生产线启车方式;在车间的框绞机做试点,加装电子计米器,减少因米数误差造成的损失;产品检验要加强过程控制管理,形成首尾检验……一条条整改建议提振着企业发展的精气神儿,公司上下干劲儿十足。
质量过硬的产品让企业在市场有了话语权。多年来,昆嵛电缆从原材料进厂开始,到每一道生产工序,直至成品出厂,自检、互检、专检贯穿产品生产全过程。公司先后通过了国家强制认证、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中国船级社质量体系认证、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每通过一种认证,公司的管理水平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实现一次质的飞跃。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企业以创新管理决胜于市场,赢得生存发展的空间,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已是必然趋势。企业要想决胜于市场,离不开创新。创新是企业的灵魂,也是企业永葆青春的“法宝”。公司拥有电力线缆自动收放线设备、电缆加粉装置、电缆成缆机等多项专利。目前,昆嵛电缆有限公司已形成了可生产聚氯乙烯绝缘电缆、聚氯乙烯绝缘控制电缆、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和软线、1-10kV架空绝缘电缆、35KV及以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分支电缆、耐火电缆等十余类共千余种型号规格的产品,产品市场覆盖率逐年提升,企业也步入全新的发展时期。(来源:文登发布)
值班总编:孙 锋
复审:谭立勇
编辑:顾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