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央视关注文登蒲公英产业:“金花”铺就致富路

2020-06-19 编辑: 宋倩

      6月11日,央视农业农村频道《致富经》栏目以《她让路边草变成宝》为题,聚焦文登区泽头镇蒲公英产业的发展历程。


      其貌不扬的蒲公英也能有这么大的吸引力?这一切得益于一个人。

      蒲公英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在村民眼里,这种东西不可能赚钱,但是她却将路边草变成了“致富花”。

      她是威海海羿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士靖,她原本在济南市做服装生意,2018年却突然来到农村创业,看准了蒲公英这个项目,创业短短两年,她就带动200名村民就业,2019年公司销售额500多万元。

      机缘巧合,姜士靖看准了蒲公英的广阔市场前景,经过考察,她选择了文登区泽头镇这片土地开始了自己的创业梦。

      一开始,姜士靖面临很多的困难。她的一些种植理念得不到认同,跟大家讲明白这些“草”也是需要精心养护的,这让她颇费周折。

      在姜士靖的细心呵护下,蒲公英生长得很快,从种下种子到最后的收获,仅仅需要两个月的时间。但是她很快又面临一个问题:市场销售。

      她出了一个奇招:把蒲公英免费送给一些酒店用来做菜。

      在她的热情推广下,有酒店接受了这些免费的食材,开始尝试一些新的菜品,效果还很不错,蒲公英的花可以油炸,茎和叶可以用来炒菜,还能做成菜饽饽,这些菜很快就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姜士靖第一步的目标实现了,她就是要把蒲公英当成食材来卖。

      顺利打开局面后,姜士靖又有了新的方向:她要把季节性很强的蒲公英打做成一种可以长期保存的产品。

      在专家的指导下,姜士靖引进了生产设备,开始制作蒲公英茶,这种茶叶价格在200元~300元一斤,最贵的时候可以卖到300元~400元一斤,大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要想做成事情,靠单打独斗是成不了气候的,必须要借力发力。姜士靖看准了胶东花饽饽这个领域,将蒲公英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她找到了文登当地的一个知名花饽饽生产企业,双方一拍即合。蒲公英的茎和叶榨汁呈现鲜嫩的绿色,用这种颜色制作的面食,既好看营养价值也很高,又有传统文化的底蕴,销路非常好。

      打开了思路,姜士靖找到很多食品加工企业,生产面条、面点等10多个产品。她还通过线上网店+线下超市的方式,让自己的产品走进更多人的生活中,仅仅一年,公司收入500多万元。

      今年,她又出了一个奇招,要靠蒲公英举办一个文化节,一分钱门票不收,她却声称9天时间至少要收获100万元财富。

      “大家看到这片金色的花海了吗,全都是蒲公英……”在文登区泽头镇首届蒲公英康养文化节开幕,吸引不少网红和市民前来直播打卡,日客流量约1万人次。

      今年的蒲公英文化节吸引了不少网红前来直播打卡,姜士靖趁机亮出了自己的产品,而且借助这个平台,她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前来洽谈。

      姜士靖做到了,为期9天的蒲公英文化节,她卖出了50多万元的产品,签下了50多万元的订单,完成了自己的目标,除此之外,文化节还带动了当地农产品50多万元的销售收入。

      看到蒲公英产业这么好,周边很多农户都想种植,姜士靖打算向农户提供种子和种植技术,并回收产品,带动更多农户靠蒲公英收获财富。

      借助蒲公英产业的发展,文登区泽头镇通过以产带农,通过企业为“师”、农户为“徒”的形式,将中草药种子和种植技术教给村民,让村民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花,协助贫困户脱贫,携手迈进“美丽新农村”。目前,“中草药基地+农户”的运营方式已带动周边10多个村的村民参与种植、增收致富,吸纳100多名村民就业,年增加农民收入60多万元,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带动乡村旅游、农副产品销售、餐饮业等向纵深发展,打造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走出一条转型升级的致富新路。(Hi威海客户端记者 王璐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