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奋力夺取 三连冠

文明城市 | 环翠区:文旅惠民催开文明之花

2020-07-28 编辑: 美菱

      文化旅游行业是展示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承担着提升城市对外形象的重要责任。今年以来,环翠区充分发挥文化旅游方面的优势,以营造浓厚创城氛围、提升文旅设施水平、举办系列文旅活动等为着力点,不断提升城市文化魅力,引领城市文明风尚。

      规范景区秩序,文明旅游成风尚

      景区之美在景色,更在文明。为进一步倡导文明旅游社会风尚,提升公民文明素质,环翠区文旅局持续加强景区管理,规范景区秩序,以优质的服务提升景区整体文明程度,为全市打赢创城攻坚战贡献文旅力量。

      眼下已进入威海的旅游旺季,在环翠区各大景区入口处,都有工作人员为游客测量体温、发放宣传册,引导游客排队、扫码入园。景区内随处可见各类文明标语,提示大家遵守景区规定,争做文明游客;垃圾桶、公厕等基础设施配置得当,游客用得也舒心。

      “为了让市民与游客有更好的旅游体验,环翠区在羊亭河公园创建国家3A级景区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华夏城、仙姑顶景区提升,里口山4A级景区创建等工作,修建停车场,增设儿童休闲娱乐项目,新建、改建景区公厕,增设WiFi热点、双语标识和语音讲解等,提升全域旅游配套功能。”环翠区文旅局副局长林辰蔚表示。

      游玩华夏城景区后,来自黑龙江的刘女士连连称赞:“城市环境好,景区风景美,市民素质也高,来到环翠,所见所闻都对得起文明城市这块招牌!”

      不光外地游客赞环翠,随着景区设施的完善提升与景区秩序的文明规范,文明旅游的意识也在市民心中扎根,大家纷纷用实际行动展示文明市民的良好形象。

      整合资源,完善设施,文化惠民成果丰

      通过全面巩固提升创城成果,环翠区文旅事业呈现出可喜的新变化:基础设施不断夯实,载体功能不断完善,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

      近年来,结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环翠区高标准建设了3个市级公益文化空间、8个区级公益文化空间,所有村居儒学讲堂覆盖率达到100%、历史文化展室覆盖率达到85%,打造了5·23歌咏会、“一村一年五场戏”、文艺小分队进基层、“智行书房”阅读推广等品牌文旅活动,推动了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在环翠区,镇(街)文化站、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鲜有冷清的时候。且不说“文化下乡”时,观众座无虚席,平日里,大爷大妈们排练的音乐声、欢笑声也不曾停歇。对环翠百姓而言,真正享受到了文化惠民带来的成果。

      在整合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方面,环翠区充分发挥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化广场、公益电影放映点等公共文化设施的作用,积极创造便利条件,吸引群众走近文化阵地。同时,推动文化馆、图书馆新馆及总分馆制建设,共建设80个总分馆制基层服务点,并实现市、区图书馆及城市书房通借通还,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

      此外,环翠区还借助新威附路、栖霞街、生肖街、北山街等7处特色产业街区建设,打造市中心“商旅、商文、商娱、商体”相融合的消费集聚区;建成威高非遗创新实践基地、漆贝非遗教学实践基地等,将锔瓷、锡镶、船模、漆贝等非遗项目朝着产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打造新的文化消费热点。

      随着全域旅游配套功能的提升,基层文化服务设施的完善,文化消费新热点的出现,环翠区文化旅游的优势更加凸显,文明之风在环翠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