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威海上半年金融运行态势继续稳定向好

2020-08-06 编辑: 宋倩

      威海新闻网讯 8月5日下午,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我市金融运行态势继续稳定向好,金融业主要指标实现良好增长,社会融资规模突破4000亿元整数关口。截至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余额4075亿元,半年增加近400亿元,增幅16.9%,同比提高7.7个百分点。

      金融业主要指标

      实现良好增长

      今年以来,全市金融系统持续稳定向好。在社会融资方面,行业整体贡献度持续提升,金融业增加值主要核算指标逆势增长,其中金融业实现增加值67.27亿元,占GDP比重达5.1%,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以大额授信风险企业为突破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有效化解,全市不良贷款的规模和比率实现“双降”。从信贷指标总量上看,截至6月末,全市本外汇币贷款余额3250.2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增幅12.71%,高于全省3.3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位居全省首位。

      据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炜介绍,从结构上看,信贷资源加速向市级重点项目和制造业、小微企业等领域集中,小微企业贷款持续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市基建相关行业贷款增加169.6亿元,增加21.7%;制造业贷款增加10.7亿元,同比多增8.2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1000亿元关口,达到1020.79亿元,较年初增加131.68亿元,增幅13.69%。

      此外,平稳发挥保险服务功能,发挥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截至6月末,保险保费收入75.13亿元,增长6.65%,保险业提供各类社会风险保障共39948.14亿元。

      发放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贷款253.8亿元

      面对疫情影响,我市积极争取和运用央行三项专项再贷款、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有效带动流动性超常投放,多措并举做好资金接续工作。上半年,我市共发放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贷款857户、253.8亿元,累计为中小微企业提供85.51亿元续贷支持。

      聚焦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我市分行业、分主题、分区域开展精准化银企对接,为受困市场主体解决融资需求59.9亿元。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分局等13个部门,积极开展“金融诊疗”助企行动。同时,用足用好金融政策“工具箱”,综合运用贴息、贴保等手段,为企业融资提供增信分险支持,助力企业顺利“康复”。

      截至目前,我市共向129家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12.8亿元,累计发放89.8亿元;拓展“人才贷”政策受益人群,累计为市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及其所在企业发放信用贷款1.16亿元,是全省发放笔数最多、金额最高的地市。

      据威海银保监分局副局长王洪贤介绍,通过引导各银行机构通过展期、延息等方式,对中小微企业给予接续融资支持,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督导银行机构用好定向降准等政策,主动为受疫情影响企业让利。截至6月末,累计为1113户企业减费让利3182.6万元。

      66支金融辅导队

      结对1116家企业

      为给民营、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我市范围内推开金融辅导员制度,择优遴选215名金融辅导员,市县两级共组建66支金融辅导队,与全市1116家企业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关系,对接走访覆盖率达到100%。

      根据企业经营实际和融资需求,我市为其量身定制融资服务方案,努力帮助无贷企业获得首贷、存量融资保持接续、合理增量融资得到满足、多元化金融服务实现改善。具体来说,通过金融辅导攻坚行动,聚焦有融资需求但银行反映暂时无法满足的61家企业,进行逐户分析、制定方案,最大限度满足企业合理化融资需求。

      在帮助企业解决信贷融资问题基础上,更加注重解决企业信用培育等多元化辅导需求。目前,存在融资缺口的企业有640家,其中已解决529家,涉及金额136.7亿元;正在办理企业50家,融资需求满足率达97.3%。

      此外,通过推动政策传导落实,梳理国家和省级层面金融惠企政策,第一时间传给辅导企业,进行精准对接。拓展金融辅导,对全市涉外企业进行全面摸底并迅速开展入企服务。(威海日报实习记者 刘玮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