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康养

想在前头,帮到最后!文登区医保服务“零距离”

2020-10-19 编辑: 仲鹤

为进一步保障参保群众特别是偏远地区、行动不便等困难人口便利享受医保服务,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团队的服务优势,文登区医保局专门组建了“医疗保障基层服务工作队”,为约1500名因病身体不便、居住偏远山区的已申请慢病而未能拿药的贫困家庭送去爱心药,并将各种医保扶贫政策送上门,确保这些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都能享受到最实在、最贴心的全程医保服务。

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想在前头,帮到最后

“我这腿,多亏了小吕!”在界石镇晒字村,贫困户于水亭提起自己的治腿过程,满满的都是对医疗保障基层服务工作队队员吕立汕的感谢。

吕立汕在日常走访时发现,于水亭因常年劳作积劳成疾,膝关节炎逐步发展为不能干活,一直吃止痛药缓解,家庭的重担都落在老伴身上。

详细了解情况后,吕立汕主动将相关医保政策了解吃透,多次上门劝说,将医保政策一点一点解释给他听,并一笔一笔计算需要自付的费用,直至化解了于水亭一家担心手术费用太高的担忧。

于水亭同意后,吕立汕又主动帮忙联系了文登整骨医院的专家。2019年10月、11月,在吕立汕的帮助下,于水亭进入文登整骨医院行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两次手术一共花费了109966.33元,最后自付部分仅花费了10776.7元,报销比例达到90.2%。

于水亭说:“从知道我有这毛病,到现在治好了,小吕真的是一条龙服务,绝对是做到了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想在前头,帮到最后。”

“对于这些村民,他们有时候不能及时的意识到自己得病了,有了不舒服的感觉,害怕花钱,也不去医院。”吕立汕介绍,他们这些医疗保障基层服务工作队队员不仅可以对疾病进行早期干预、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小病变大病、大病乱就医,更重要的是对医保政策的理解和使用,一些能报销的,他们自己可能不能理解透政策,就由我们来帮助他们解决。

爱心药,送上门

“这都是爱心药啊,不用花钱还送上门。”在文登区界石镇晒字村,贫困户于洪秀一边从抽屉里拿出前几天刚刚收到的慢病药品,一个劲儿地重复着这句话,生怕大家不信!

今年7月份开始,文登区医疗保障局联合爱心企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的医保爱心公益活动,文登区16家医院160多个医疗保障基层服务工作队同步参与,和于洪秀一样,文登区约1500名因病身体不便、居住偏远山区的已申请慢病而未能拿药的贫困家庭都能不花一分钱,由人将送药上门。

据了解,对于需要办理慢性病长期服药的贫困人口,文登区医保局采取进村居“主动寻找、主动纳入”,推行“帮办”“代办”“主动办”等服务方式,及时组织病情复杂的人员到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诊断,组织相关专家为行动不便的困难人提供上门服务。已办理慢性病的贫困人口,文登区医保局结合文登区实际情况,通过医保基层服务工作队送药上门、流动巡诊车、爱心送药、惠民送药邮递到家等多重服务形式,开展了慢病延伸服务,形成处方开具、药品供应、医保结算紧密贯通的服务机制,实现农村居民慢性病患者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看病、取药、报销一站式服务,切实解决门诊慢性病群体,尤其是农村老年居民和困难人员等群体慢病就诊难、取药难、报销难的“三难”问题。

不用跑腿还跟踪回访,把住院报销搬到“床头”

为让住院患者少跑腿,去年11月份以来,文登区医保局陆续在威海市中心医院、文登整骨医院、文登区人民医院和文登区妇幼保健院设立4处医保工作站,将17项热门业务迅速下沉,原来需要参保市民多次往返医院和医保窗口才能办理的各种手续,如今在医院就能一站办理,让市民“零距离”一站式完成审批。

此外,通过医保扶贫智能监控系统和医院医保工作站,文登区医保局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正在住院的贫困人口信息。关注贫困人口在医院就医及待遇保障情况,第一时间对发生医疗费用的贫困人口进行关注并追踪,到正在医院就医的贫困人口病床前宣传政策,让贫困户了解自己可以享受的待遇,在贫困户最需要医保政策的时间将医保政策及时地送到贫困户床前。

同时,医保扶贫智能监控平台能在贫困户出院时即时追踪落实待遇享受情况,确保威海统筹区域内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机构减免、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再救助等“六重保障”待遇实现“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式结算”。

此外,文登区医保局还专门建立了贫困人口住院回访跟踪机制,通过系统按月提取住院贫困人口,对发生住院的贫困人口进行追踪回访,及时了解贫困人员的最新情况,同时将发生住院的贫困人口信息及时共享到医保基层服务工作队,由队员对贫困人口进行随访观察。全面掌握困难人员基本医保、门诊慢性病、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医疗保障待遇享受、政策知晓、服务评价等,听取贫困人员对医疗保障工作的意见建议。(来源:文登区医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