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全市乡村振兴工作现场推进会议现场观摩第四站来到文登区。

乡村振兴,归根结底要落到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上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文登区以样板片区为总抓手,立足各镇实际情况,大力挖掘各乡镇特色,在全区11个乡镇中普遍开展经济中心、治理中心和服务中心“三个中心”建设。
今年以来,文登区整合涉农资金8.37亿元,已完成投入5.58亿元,争取到了第一批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第二批省级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规范化建设试点县、全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创建工程示范县、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等7项省级以上改革试点。样板片区内共完成基础设施投入4.9亿元,省市区三级美丽乡村占比近半。强镇带动乡村振兴的“文登实践”成为“2020年度中国三农创新榜”十大案例之一。
种下一片林果,收获“绿色财富”

宽阔整洁的街道、鳞次栉比的房屋、乡土风味浓厚的果树绿化、伫立在村路旁的太阳能路灯……徜徉于文登区米山镇东下庄村,全新的村庄不仅让人体会到乡土田园的心旷神怡,也让人享受到现代文明带来的便利。
近年来,东下庄村党支部以发展林果产业为主抓手,以林果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现在,以东下庄村为中心打造的东下庄林果产业基地已初具规模,其中东下庄村建设占地约87公顷,包括苗木种植区和果品种植区。
在林果基地北部果品区,一排排果树上结满了沉甸甸的果实,预示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其中,占地约33公顷的苹果园是由村党支部领办的福泉专业种植合作社经营管理的,东下庄村集体以近10公顷土地入股。目前已进入初果期,预计今年合作社分红可增加村集体收入20万元。苗木种植当年投入,当年见利,去年就为东下庄村增收20多万元。
在合作社的精心打理下,林果产业基地蓬勃发展,林果与周边景色融为一体,成为一处美丽的乡村景观。由于基地地理位置优越,可远观山湖、近赏村景,吸引来许多青年画家和设计师在此“打卡”写生。东下庄村党支部还与他们共同打造采风写生基地,进一步挖掘开发基地旅游潜质,为东下庄及周边村带来更多增收机会。
发展经济的同时,东下庄村也不忘让村庄均衡发展,“两条腿”走路。今年,东下庄村新铺设路面2000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2500平方米,修建停车场3处和一处村史馆,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
立足近郊区位优势,东下庄村还实现集中供暖,并以果树增加乡村绿化,让村民真正享受到“出门是乡村,进屋是城市”的美好生活。现在,不仅“原著民”纷纷回家居住,还吸引来许多租客,村中空房很少,小村子变得热闹起来。
绿色生态+高科技 打造现代田园综合体

深秋时节,阳光正好,威高生态园田园综合体内,医护培训、水果种植、鲜果仓储、蔬菜种植、畜禽养殖等功能区,在多种科技的帮助下正有序运营。从高空俯瞰整个园区,威高生态园田园综合体与周边景色相得益彰,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威高生态园田园综合体,规划总占地面积约666公顷,由威高集团投资15亿元建设而成。自2008年开始动工后,一期二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正在进行三期建设。
漫步园区内,处处都能感受到高科技与绿色生态的完美融合。在园区的道路两旁,可以看到一座座小型灭虫灯。这是园区投资引进的昆虫检测系统,可以对有害昆虫进行监控及诱捕,具备病虫害预测功能,能有效减少防治成本和农药的残留污染,降低环境污染。
今年新打造的威高现代果园种植区,更是将科技在果蔬种植上发挥得淋漓尽致。新上的物联网设施,利用大数据对果园进行现代化管理,实时监测水分、活动性养分、酸碱度等,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浇水施肥。该设施与省物联网平台互联互通,可以将用肥、用水等数据录入平台,进一步规范果园生产标准化,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今年新建的12栋智能温控大棚,最大特点就是“绿色”。该棚使用“线虫防治桃小食心虫”等多种现代技术手段,不使用农药,肥料使用的是园区禽畜粪便发酵产生的沼渣、沼液,培育的蔬菜品相好、口感好,是真正的绿色无公害蔬菜。这些蔬菜将提供给前来参加培训的医护工作者食用。
不仅在种植环节上有技术加持,水果收成后的分拣与保存环节,也少不了科技的帮忙。今年新建成的冷风库和现代化分拣车间,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其中,现代化分拣车间将引进中美合资活盘式自动分拣系统,每秒钟可分拣6个苹果,极大提高苹果分拣效率,可节约大量人工成本,并实现“糖度、重量、色泽、霉心病”4大要素一次性精准分拣,解放劳动力的同时,也使分拣水平更高。
威高生态园田园综合体不仅带动了村集体增收,每年还提供季节性岗位500多个、长期性岗位100多个,吸纳周边村民1000多人就业,带动年人均增收1.5万元以上,辐射带动了周边十几个村的经济发展。
接下来,威高集团还计划在园区内建设功能性饮料项目,生产针对肾病患者的专用功能性饮品,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宫子媛)
值班总编:孙 锋
复审:谭立勇
编辑:吴 阳
复审:谭立勇
编辑:吴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