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凌晨4时,天还没亮,文登区葛家镇于家口村村民于庆波便戴上头灯,一头扎进自家的葡萄园里,剪枝、装筐、称重……3个小时后,于庆波将葡萄运往村东200米处的于家口为农服务中心。“在家门口就有收购点,不用为卖葡萄四处奔波,省事!”于庆波拿着300多斤葡萄换回的2000元收款单,笑开了花。
今年,于家口村的红宝石葡萄1公斤卖到了12元,价格较往年升高,但依然很“抢手”。

红宝石葡萄味甜、无籽,广受市场欢迎。于家口村又地处昆嵛山南麓的圣经山脚下,气候温暖湿润,非常适合水果种植。于家口村的老党支部书记四处调研,几经周转带回了红宝石葡萄种子。在各级帮助下,红宝石葡萄在于家口村扎了根。
种植葡萄面临种植技术匮乏和销路不畅两座“大山”。为让种植葡萄的农户们少走弯路,在村“两委”的指导帮助下,村里开了4家合作社,帮助村民选种、教授技术。其中,于庆波所在的新发地合作社是全村最大的一家。合作社采用统一采、供、销、储一条龙发展模式,联系烟台农科院专家,随时在微信群里解答农户的困惑,与家家悦超市进行对接,建立家家悦于家口葡萄基地,每年的葡萄远销哈尔滨等地,葡萄从种植到销售形成体系规模。
“这些年,我们村村民都因葡萄发了家。”于庆波说,在于家口村,像她一样种植葡萄的村民有200多户,村里几乎有种植条件的村民都种上了葡萄。她家的葡萄种植面积在村里算中等水平,去年挣了10多万元。
2009年,于家口村开始种植葡萄时,便注册了“于家口”商标,2011年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随着葡萄品质越来越好,于家口村的葡萄名气也越来越大。
近年来,葛家镇加快调整农业结构步伐,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按照特色化、区域化的发展思路,规划建设了一批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果品示范基地。于家口村葡萄种植基地便是其中之一。今年,葛家镇葡萄总产量达1.5万吨,果业收入比重占全镇农业总收入的70%。(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宫子媛 通讯员 王海政)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谭立勇
编辑:岳 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