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要闻

“合同+基地”,文登小花生长成大产业

2020-10-29 编辑: 宋倩

    

      在文登区宋村镇健悦路盛泰园食品有限公司院内,工人吴文章紧握耙子,俯身把刚收回来的花育22号花生均匀摊开进行晾晒。“今年新上的200亩新品种花生实验基地丰收了,再有一两天就能晒好。”吴文章说。

      吴文章今年60岁,是北马村村民,在盛泰园工作了30多年,是厂子里的“老骨干”,花生基地的播种、管理他最上心。

      作为花生加工出口行业的领头军,盛泰园年综合加工力达2万吨,原料花生、油炸花生、花生酱、裹衣花生等十几种产品,主销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除了新上的试验田,盛泰园最引以为傲的给力“后盾”,是覆盖文登区7个乡镇的8万亩花生种植基地。这些年,盛泰园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头作用,以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创新“公司+基地+农户+标准化”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我们雇用有经验的农户,指导签约农户按照企业出口产品的标准种植、使用农药化肥,并以高于市场价格进行收购花生原料。”盛泰园有限公司总经理谭森说。在这样的模式下,宋村镇、铺集镇、界石镇等1.5万户签约农户和盛泰园签了合同。收获时节,源源不断的高品质胶东大粒花生从农户手里收购进厂。

      虽然现在市场上相继出现了多达几十个新品种的花生,但这里8万亩花生基地全部栽种的是胶东传统大粒花生。为啥偏偏看中老品种?谭森道出缘由:“胶东传统大粒花生是在文登地区有种植历史的品种,虽然产量不高,但比许多新品种口感好、卖价高,很对出口市场的胃口!”

      “要是没有盛泰园,我们可能早就放弃大规模种植花生了!”“盛泰园能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周边村镇农户对高品质原料的供应。”……提起“合同+基地”模式的好处,花生农户和企业负责人都有深切的感受。

      收获季,种植基地里,农户们忙着把地里的花生拾掇利索;厂区内,具备国际标准的油炸车间、裹衣车间马力全开,或油炸、或烘烤、或调味,小小的花生被做出了风格各异的“大文章”。

      小花生做成了大产业,农户的花生销路有了保障,生产线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在原料挑选车间,55岁的宋村镇南马村村民王建萍与工友们正聚精会神盯着传送带,眼疾手快挑选花生,生怕错过任何一颗不达标的花生粒。王建萍说:“自家的花生玉米都拾掇利索了,农闲时间就来企业打工,效率快的话一个月能赚上4000多元!”

      和吴文章、王建萍一样,周围村镇越来越多村民成为盛泰园的员工,他们或者是经验丰富的老员工,或者农闲时节在生产线打季节工。每年10月至来年6月,车间日均用工人次达到70多人次。

      “我们最近注册了自己的品牌‘优味谷’,鸭蛋壳颜色的是芥末味的,还有辣白菜味、牛排味、海苔味……”指着新出品的调味花生,谭森饶有兴致地介绍起了新产品,延长的产业链,也意味着周围村镇的村民将有更多就业机会。

      ◆记者手记:

      这样的龙头企业再多一些

      农业龙头企业在乡村振兴中扮演什么角色?一纸花生种植收购合同,8万亩花生种植基地,7个乡镇、1.5万户农民因此受益。文登区宋村镇龙头企业盛泰园探索的“公司+基地+农户+标准化”发展模式,带动了一方百姓致富奔小康。这充分证明了农业龙头企业在乡村振兴中的角色扮演——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

      在乡村振兴中,我们要注重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更新企业发展观念,让以一家一户为主体的小农生产与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接轨,促进农业产业实现转型升级,也让农业企业开辟更宽阔的发展前景。(Hi威海客户端记者 王文欣 通讯员 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