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期望寿命提高至81.49岁
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王静)昨日,市新闻办举行“十三五”成就巡礼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我市“十三五”期间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
“十三五”时期,我市围绕健康城市建设、深化医改、公共卫生、基层卫生、人口老龄、中医药等出台一系列政策,各项规划主要指标基本完成。我市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示范城市,全国健康城市建设示范市,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国家城市医联体试点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获国务院通报表扬并奖励。全市人均期望寿命从2015年的81.1岁提高到2019年的81.49岁,主要健康指标位居全国全省前列,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以较短的时间、较低的成本实现了较高的健康绩效。
截至目前,我市打造形成了10分钟健身圈,成功创建国家卫生乡镇7个、省级卫生乡镇37个、省级卫生村1163个。组建由300余名专家组成的市级健康科普专家库,推荐近70名知名专家入选省级专家库,实现省级健康促进区(市)创建县级全覆盖,我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0.9%。
截至2019年底,全市医疗卫生机构2386个,实有床位数19843张,在岗人员30552人。全市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7张,比2015年底增加0.68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达到3.51人和3.92人,分别比2015年底增加0.95人和0.82人;各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由2015年底的1208万人次增加到2019年底的1914万人次,医疗服务供给不断增加,服务可及性不断提高。(来源:威海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