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社会

Hi视频 | 威海老故事《威海的“刘胡兰”(下)》

2021-05-24 编辑: 宋倩

      

      新老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威海老故事》,我是老王。

      上回我们说到,咱们威海“刘胡兰”式的少年英雄张晶麟毅然决然地加入了村妇女救国会,从事抗日宣传、站岗放哨等工作。

      在党组织的培养下,张晶麟很快就懂得了革命道理。经过一年的革命斗争锻炼,张晶麟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妇女干部。1941年4月初,经人推荐,中共俚岛区委决定派张晶麟到外乡工作,在征求她本人意见时,张晶麟坚决请求到工作最危险、任务最艰巨的敌占区——峨石乡工作。就这样,年仅15岁的张晶麟告别了母亲,踏上新的革命征程。而这一别,竟成永别。

      有一天,张晶麟在沟陈家村组织妇女识字班后,回乡参加党组织的秘密会议。深夜她匆忙赶路时,突然发现前方有一片模糊的人影,她立马警觉起来,放缓脚步悄悄地观察着。原来,这一队日伪军正向她要参加会议的地方前进,准备血洗会议现场。张晶麟立刻意识到了情况紧急,她抄近道向乡委所在地一路飞奔。由于通知及时,敌人的偷袭计划落了空,参加会议的同志们得到了安全转移,使党组织避免了一次重大损失。

      张晶麟在峨石乡工作期间,环境虽然恶劣,但她无所畏惧,总是没日没夜地走村串疃,检查岗哨,成立妇女识字班,组织妇女缝衣做鞋支援前线。

      当时在荣成伟德山支脉大恒山南山腰有座虎础寺,是威海通往俚岛的咽喉,地势十分险要。日伪军一直密谋着利用这座古寺安置据点,妄图切断荣成中部各区之间以及与威海的联络,以摧毁伟德山脉中心抗日根据地。

      在张晶麟来到峨石乡工作期间,敌人的阴谋被我们及时识破,峨石乡委接到县委指示,要求立即组织附近群众拆除虎础寺。

      张晶麟积极争取到参加这次拆寺的任务,连夜和其他同志分头组织发动群众。在拆寺当天,张晶麟带领群众拿着铁镐等工具正干得热火朝天,眼看就要拆完了,忽然山下传来了枪声和“捉拿共产党”的嚎叫声。

      由于汉奸告密,俚岛据点的日伪军气急败坏地赶来了,包围了虎础寺。

      在听到枪声的那一刻,张晶麟就意识到有情况,于是告诉周围群众赶紧突围,赶紧跑,她最后掩护。

      面对来势凶猛的敌人,张晶麟不顾个人安危,勇敢、沉着地组织群众安全转移了,而自己却落入敌人的魔掌。

      伪军中队长孙克文妄想从张晶麟口中得到地下抗日活动和党组织的秘密,先是以封官许愿等手段诱骗,假惺惺地说:“只要你说出你们的人在哪里,有多少人、有多少枪,我就放了你。认你作干女儿,让你不愁吃穿。”张晶麟满腔愤慨,大声骂道:“无耻!败类!你这个汉奸卖国贼不要神气,绝不会有好下场!要杀要砍全由你,我活着是中国人,死了是中国鬼!就是我死了,还有更多的人起来打倒你们!”被激怒的敌人对她动用皮鞭抽打、坐老虎凳等酷刑,张晶麟清瘦的身体被折磨得遍体鳞伤,几度昏迷。为了家乡的百姓不受到伤害,她始终不向敌人透露半点消息,就连自己的真实姓名都不透露。

      敌人软硬兼施都是徒劳,于是决定向张晶麟下毒手。1941年9月21日清晨,张晶麟被押到俚岛东烟墩山的刑场上。她在草地上艰难地支起伤残的身躯,大义凛然地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在敌人的屠刀下,党的好女儿、乡自卫团干事、年仅15岁的少年女英雄张晶麟为国捐躯了。

      凶残的敌人还把她的头颅高挂在俚岛村南示众。乡亲们无不悲伤动容,“孩子太小了,鬼子太狠了……”

      据当地老人回忆,张晶麟牺牲那天,天空发生日食,刹那间一片昏暗,天地仿佛都沉浸在怀念烈士的巨大悲痛之中。

      一个只有17个月“军龄”的战士,一个只有15岁韶华的巾帼少年,献出了她短暂的生命,但张晶麟面对凶残的日伪军所表现出的崇高的爱国精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却值得让后人永远铭记。

      好了,威海“刘胡兰”的故事就讲到这儿,欢迎关注Hi威海客户端,《威海老故事》咱们下回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