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针对我市人才和劳动力引进难、留不住的瓶颈问题,市人社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把服务企业招工引才工作列为“学党史、办实事”的重要事项和攻坚突破的重点任务,提高政治站位、改进工作作风、创新六项措施,取得了较好成效。
建立全员招工引才机制
完善人社服务专员制度,全市人社系统干部职工对口联系服务千余家规上工业企业,点对点帮助解决用工难题。建立全员对接高校机制,在全国范围内对接联系不少于600所院校,引进毕业生来威实习见习和就业创业,形成“市区协调联动、政企密切配合、全员招工引才”工作新机制。
搭建线上招聘平台
加大“威海就业服务平台”宣传推广力度,4月份入驻人社部全国统一招聘平台“就业在线”,扩大平台知名度和覆盖面。完善智能检索、精准画像等功能,通过平台举办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网络招聘会63场,累计注册企业4766家,发布岗位需求8.36万个,求职者在线投递简历3.64万份。创新打造“威海云招聘”直播模式,通过企业形象展示、HR访谈、在线互动等形式开办70期,吸引求职者观看148万人次。
推进跨区域劳务合作
在强化与去年建立的23处外省劳务合作基地联系对接的基础上,今年2月至4月,市人社局党组班子成员分别带领缺工企业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赴湖北、云南、山西等地开展劳务对接活动,目前累计在11省建立劳务合作基地31处,形成了劳动力引进长效机制。
走进高校开展专场招聘
先后组织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工信部威海研究中心等“1+4+N”创新平台成员单位及威高、三角、捷普等89家单位负责人,参加了招才引智高校行、名校人才直通车、黑龙江高校专场招聘会等校招活动,累计组织专场招聘30多场次,达成毕业生引进意向1644个。
引导鼓励市场化招工
研究放宽招工奖励政策条件,发挥经营性人力资源机构专业化招工优势,今年已有133家机构为2400多家企业招用员工1.14万人。
技能提升助企留工
开展春节“稳岗留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为三角、迪尚、金陵船舶等54家企业培训在岗职工7435人,外地员工稳岗率达95%以上。同时,组织我市1715名技工院校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引进山东技师学院80名学生到威高、龙跃国际就业实习,阶段性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缺口。
截至4月底,全市企业新招用且首次参保职工达1.8万人,同比增长30.12%。(来源:威海人社发布)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王璐瑶
编辑:刘晓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