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典型威海

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刘衍:让文明,成为精致城市最亮底色

2021-07-12 编辑: 宋倩

      

      在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里,谁最爱“管闲事”?办公楼里问上一圈,答案不约而同地指向一个人——刘衍。

      

刘衍(左二)调研无偿献血情况。

      作为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精神文明建设一科科长、一级主任科员,爱“管闲事”是刘衍从事精神文明工作十年来养成的“职业病”,只要是跟文明创建沾边的事,他总是特别有劲头。

      “单车徒步”查问题找症结 与市民一起促创城

      6月以来,总能在各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公园等场所看见刘衍及其同事们的身影。他们对照着最新下发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标准要求,采用单车徒步等方式定期对各个公共场所实地测评点位进行暗访,第一时间发现、反馈存在的问题,协调有关部门及时解决。

      “文明创建工作中,绝大多数都是不离群众‘日用常行’的细事琐事;文明创建工作没有小事,把这些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给解决好,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关系到精致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刘衍说。

      2020年11月,在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中,威海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再次实现并成为全国唯一连续两届全国文明城市“全域一片红”的地级市。翻看着之前红彤彤的表彰光荣榜,曾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忙活了小半年的刘衍感慨说:“‘三连冠’是我们这座城市文明创建的一张新名片,更重要的是随着我们工作的常态长效,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这是我们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者最大的喜悦与自豪!”

      时间倒回2011年。那时的刘衍刚开始从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对创城的理解只有简单的三个字——捡垃圾。“那会儿感觉只要大街上干干净净、没有垃圾和杂物,就是文明城市了。”他回忆说。

      随着工作的深入,刘衍对文明城市的丰富内涵有了越来越深的理解:文明城市不光要整洁干净,更重要的是通过创建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

      “有一次我们实地检查一处老旧小区,发现小区电线非常杂乱,虽然创城测评体系里面没有直接涉及这条标准,但当时认为这不仅影响环境整洁,还存在安全风险,所以我们立马联系相关部门规范整治。”刘衍说,在此基础上市创城办对市区范围内乱拉电线、乱走管道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整治,“蜘蛛网”没了,居民的心里也亮堂了,还给创城办送来多面锦旗。

      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后,面临着如何巩固提升文明创建成果,如何实现常态长效的问题。对此,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文明城市建设的重点放在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上,实施文明市民培育工程。

      在此过程中,刘衍参与了“排队上下车、礼让斑马线 、不乱扔杂物”三项行动和“三不一礼让”文明出行提升行动等系列文明市民培育行动,从方案策划到活动组织,再到宣传推广,积极发挥参谋助手的作用。

      创城成功、实现“三连冠”都不是终点,而是让城市更加文明的起点。2021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巩固扩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进一步擦亮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

      刘衍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把创建文明典范城市与推进精致城市、卫生城市建设等统筹起来抓,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让城市表里同样精致、内外同步文明。

      “软硬兼施”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 让文明之花遍地开

      不同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2018年7月正式启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建设工作,对刘衍来说,是一个没有现成经验可循的全新课题。

      既然没有固定模式,就结合自身的实际进行探索创新。哪里有最生动、最鲜活的实践?刘衍和他的同事们想到了最笨的、也是最有效办法——到基层去,到村里去,实地进行调研寻访。就这样,在大半年的时间里,他们的脚步走遍了全市148个市级试点镇村。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他们研究提出并探索实施了“中心+基地”“点单+派单”“志愿+信用”等一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经验模式,打造了“永远跟党走”新时代宣讲、“黄金一刻钟”理论宣讲、“美厨娘”暖心食堂、百姓故事群众宣讲、“文明实践星期六”等一批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深受基层群众欢迎的特色品牌项目。其中,“志愿+信用” 经验模式在全国推广,“暖心食堂”经验做法得到省委领导和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新时代文明实践主要形式是志愿服务。目前,刘衍和同事们设计开发了志愿服务云平台,全市志愿队伍发展到1.3万支,注册志愿者68.6万人,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领域,月月有主题、天天有活动,推动形成‘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都是受益者’的良好局面。

      刘衍表示,以后将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开“信用+志愿”工作模式,全面推行“海贝分”个人信用积分,实现志愿信用“全覆盖、全积分、全激励”,不断壮大志愿队伍,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化管理、社会化运作,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文明之花遍地开。(Hi威海客户端记者 于淑仪/文 本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