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社会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梅婵娟:把一天当成48小时用

2021-08-16 编辑: 宋倩

      在威海市气象台,台长梅婵娟是公认的“爱上班的人”,她的办公桌也最好找,因为总是摞着高高一堆书。

      天气预报员是气象部门里最“熬人”的苦差事,24小时都必须有人值班,从来没有节假日和工作日之分,赶上恶劣天气、防汛抗旱,更是得连轴转。然而,梅婵娟却极其热爱这份工作。

      在她看来,天气预报不仅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直接指导作用,还能减少因恶劣天气而造成的损失等,意义重大。为此,她把每天都当成48小时用,潜心研究气象。

      梅婵娟有个习惯,凌晨1点前不睡觉,每晚10点到次日凌晨1点的这段时间,看书学习、钻研业务几乎是她雷打不动的事。在她的手机里,每天都会设置许多关于工作的提醒事项,办公桌和家中床头上也贴着记事便签。家中和办公室的桌子上也总摆放着气象学书籍。“有问题,可以随手翻书查。”她说。

      同事谈起梅婵娟,总会竖起大拇指:“不管是重大天气过程还是普通天气,她每天都坚持把天气形势和地面实况资料进行反复比对、研究、思考。同时,对预报失误的天气过程进行总结,为下一次预报积累经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梅婵娟主持的“威海市大雾的特征分析及预报方法的研究”顺利结题,对我市大雾的气候特征和天气形势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统计分析,提高了对大雾的短期预警能力;梅婵娟主持的“山东半岛强对流天气演变特征及成因分析”课题,大大提高了对强对流天气的短临预报预警能力;梅婵娟参与开发的威海市气象服务综合业务平台,实现了城镇预报快速制作和发布等。

      2018年,梅婵娟代表山东参加全国气象行业天气预报业务技能竞赛,获得个人全能第一名,并取得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个人一等奖、理论知识和业务规范二等奖、历史个例天气预报三等奖等,堪称“全能冠军”。

      2012年第15号台风“布拉万”影响威海期间,梅婵娟和同事们通过精确的预报和及时的服务,为全市防御台风灾害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她也因此获得了山东省气象局台风“布拉万”天气预报表现突出优秀值班预报员称号。

      前不久台风“烟花”来袭期间,梅婵娟连续几天坚守在市气象台。一天中,她要连续参加中国气象局、山东省气象局、威海市气象局等组织的各级别会商,以及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组织的防御专题会商,并制作台风“烟花”影响天气预报等,为全市防汛减灾工作筑牢第一道气象防线。

      除了日常的天气预报,梅婵娟还面向生态威海建设需求,不断完善气象与生态环境部门信息共享、技术合作、联合会商和信息发布机制,联合开展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工作;从天气气候角度论证我市养生气候资源优势,助力“康养城市”建设等等。

      参加工作13年,梅婵娟获誉无数,谈及原因,她坦言:“除了努力,我没有更好的办法。未来我将更加努力,为威海气象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沈道远/文 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