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要闻

严把“准入关”,威海切实保障“菜篮子”安全

2021-08-19 编辑: 宋倩

      水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肩负着保障市民“菜篮子”的重任。8月17日,记者来到威海水产品批发市场、威海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江峰国际新农贸市场,看我市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情况下,确保各大市场“烟火气”和“人情味”,让市民“菜篮子”更加丰盛,“舌尖上的安全”更有保障。

      威海水产品批发市场

      消杀频次提高到每天四次

      8月17日一早,威海水产品批发市场门口,一位水产摊主推着一辆载着23箱活虾的小推车刚进冷库大门,便被工作人员张明德拦下。

      张明德拿出冷库出入库统计表,开始“打听”起来。对照统计表,他不仅要记录这批货出库的库号、销售品种,还要把数量、产地、业户名等信息填上。

      张明德告诉记者,针对疫情防控新形势,市场不仅严格落实“两码”查验,还严把“大门关”“冷库关”“消毒关”,从源头防控高风险食品流入市场,进一步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把好“大门关”,市场的各个入口处均贴有“进入本市场,全程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码”标识,门口的扩音机也反复播放着“进入市场的顾客一律要戴好口罩、测温、出示健康码”的温馨提示。市场的9个出入口,都安排了值班值守人员全天候测温扫码,如遇老年人无法出示健康码,也有工作人员主动帮助做好详细登记。

      把好“冷库关”,市场严格落实冷冻水产品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及防疫要求。“不论是入库还是出库,我们都会进行货品登记,查看商户的证照资质复印件、货物检验检疫合格证明、核酸检测报告以及进货单据等,并做好台账。”张明德说。

      眼下,市场交易大厅的消杀频次从每天三次提高到每天四次。同时,还加大了交易大厅内排风系统的运作,每天通风时间不少于3小时。

      威海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进口冷链食品分区存储、亮码销售

      8月17日10时,威海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入口处,工作人员正耐心引导车辆有序排队接受检查,车主们都佩戴着口罩,主动配合出示健康码、行程码,在测温正常后,车辆才一一通过。一旁的行人通道处,有了自动化测温仪“帮忙”,通行效率显著提高。

      走进市场,记者注意到,消杀作业车在对市场主干路进行全面消杀处理,不远处的工作人员在对肉类交易大厅等重点区域进行人工消杀。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总经理王炳康介绍,由于市场面积较大,他们联合温泉镇政府环卫部门每天一次对市场主干路全面消杀,同时安排工作人员每天两次对肉类交易大厅等重点区域全面消杀。

      市场内,涉及外地货物的进入,严格按照防疫流程标准执行。“我们对涉及进口冷链食品的经营商户,提醒他们严格按照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要求,提前24小时报备、配合集中监管、进入专仓检测消毒、使用‘山东冷链’、查验‘冷链三证’,销售时也要求分区存储、亮码销售,确保百姓放心消费。”王炳康说。

      此外,按照“应接尽接”的原则,市场组织全员接种疫苗,并对涉及冷链食品、生鲜及水产品等特殊商户要求必须穿着工作服,戴防水围裙和橡胶手套,对经营进口冷链食品的商户做好人员管控、保持实时更新并每隔7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江峰国际新农贸市场

      全员核酸检测每7天一次

      “进入市场,请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码,配合测量体温。”8月17日,在江峰国际新农贸市场南门口,一旁悬挂的小型扩音器里,循环播放着提示语。

      江峰国际新农贸市场作为一家封闭型农贸市场,人员密集、流动性大,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近期,我们关闭了市场的其他三个进出口,仅保留了南门,且安排了工作人员全天候值班,把好进门‘第一关’。”高新区市场监管局怡园市场监管所负责人杨立波说,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商户和消费者必须佩戴好口罩,经体温测量,并向市场管理人员出示健康码后,方可进入市场。

      走进市场,记者看到,商铺干净整洁,人们购物井然有序。杨立波说:“我们在市场内安排了8名监管人员,负责每天督促商户做好摊位日常保洁,叮嘱从业人员做好佩戴口罩、手部消毒等个人防护,并维持市场秩序,提醒顾客在市场内保持安全距离,尽量通过手机扫码付款。

      为了让市民的“菜篮子”拎得更加安心,江峰国际新农贸市场自8月1日起,要求市场内商户和工作人员全员每7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确保防疫措施落实到位。

      “目前,市场内每天常态化进行三次消杀,对地面、扶梯、公厕等重点部位进行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杨立波说,在环境检测方面,每隔14天他们会对市场内生产加工、贮存、运输、经营场所等大环境进行一次采样,让市民在放心的环境里,购买到放心的蔬菜和食品。(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张宇 实习记者 戴云伟 文/图 通讯员 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