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办学十年,胶东公学在烽火中播撒红色种子

2021-09-10 编辑: 宋倩

      

      ■实地探访

      青砖碧瓦、院落相邻。落日余晖下,胶东公学历史陈列馆静静伫立在乳山市滨海新区白沙滩镇宫家村西头。踏入旧址院落,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张贴在墙壁上的胶东公学校歌歌谱、仓储室内师生们曾使用过的劳作工具、展室内陈列的上课时曾被翻阅过的课本,让人仿佛置身于七八十年前的学堂。

      在抗日战争烽火中诞生的胶东公学,是革命干部的摇篮,有着光辉的历史。它开创了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正规中等教育和师范教育的先河,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抗战干部和革命精英,为胶东根据地的发展和巩固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华大地饱经沧桑。民族危亡之际,救亡图存的呐喊声缭绕在胶东抗日根据地上空,“实施抗战教育、培养抗战建国人才”成为当务之急。1938年4月,胶东特委在乳山境内马石店村召开会议,决定仿照中共中央在延安创办的陕北公学,在胶东抗日根据地创办胶东公学,以培养大批适应抗日战争和根据地需要的人才。同年8月,胶东公学在原黄县中学旧址成立,曹漫之任校长,赵野民任副校长。至此,这所红色学校开启了在烽火硝烟中辗转迁徙的艰难之旅,谱写了一部流动的战斗史诗。

      风雨飘零的年代,胶东公学所遭遇的磨难与经历的困顿是常人难以想象的。面对日寇频繁扫荡,外部的不断挑衅侵扰,胶东公学不断转移,时常在同一个地点待上3至5天就立即换防,前后辗转迁徙过8县17次。其中,在乳山境内活动的时间最长,先后在20多个村庄驻扎过。

      虽然大多时候的转移有惊无险,但胶东公学依然在日军扫荡中遭受过三次重创。其中,损失最惨重的一次为“七八事件”——

      1942年7月7日,胶东公学与女子中学在马石店村联合举行抗战五周年纪念大会,晚上,话剧《中国人》演出将要结束时接到紧急通知:距此七八十里外的水道据点的300多名日伪军正在出动,直冲胶东公学而来。全校立即紧急集合,组成两支队伍,向东北方向的垛山一带转移。

      大队师生取小路直插磨山钟家,从两股日军空隙中穿过,甩开敌人,清晨抵达垛山以西的山区地带,成功逃脱日伪军的追捕。在大队先行前进的同时,还有一支由十五六名生病的学生加护理人员组成的25人小队,在次日黎明时分以较慢的速度转移。不幸的是,行至转山头村附近时,突然与日军迎头撞上,宫润九、矫容桂、萧道臣、钱素贞、战国英等11人当场牺牲,还有4人受伤(其中3人因伤重不治牺牲)。

      即便是如此艰难和简陋的教学环境,依然有大批来自敌占区、边沿区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青少年,不顾个人安危,冲破层层障碍,毅然决然地奔涌到这里,接受中国共产党革命教育,走上革命的道路。当时,胶东公学的招生非常严格,必须经地下党、县委和地下抗日革命组织介绍,否则不收。还有一个特殊要求:要能上前线,扛枪打日寇。

      胶东公学创办初期,由于条件艰苦,加上受到战争环境的影响,课程设置以政治教育为中心,开设语文、美术、历史等文化课程,同时开设军事技能、生产劳动等必修课,学制设置为四个月、半年、一年不等。后来,随着形势逐渐好转,学制曾一度定为三年,但大多数学生由于革命事业发展的需要,未及毕业即参军参政,投入到大反攻的行列中。

      胶东公学没有固定的校址,从山岗、沙滩、野外、树下到村里的院落、炕头,哪里有空地,哪里就能当作教学场所。晴天,在村中大树下、打谷场里,同学们坐在背包上,以膝代桌,刻苦学习;雨天,就集中在村里祠堂和闲房上课,地上铺麦秸,席地而坐。一块可拆卸的小黑板和几支粉笔是所有的教学工具。学生们并不觉得苦,表现出了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没有现成的教材,教师就自行编写讲义,上课前现印现发——蜡纸、油墨、纸张都是从敌占区搞来的,搞到什么样的,就用什么样的。印出来的讲义,字迹时有模糊不清,每回上课前,教师和学生都要先校对讲义。

      由于是流动办学,学生一般借宿在老乡家里,这种情况下,搞好和“房东”的关系,也是学校考察学生的一项重要内容。胶东公学师生平时会帮忙挑水、扫院子、烧火、做饭,农忙时下田帮忙麦收、抢收抢种。胶东公学深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保证。学校还有一条特殊的规定:每个学生每天要做半小时民运工作,宣传抗战必胜的道理,讲解党的各项政策和国际国内形势,动员群众参军参战等。

      胶东公学的教学水平在当时堪称一流,汇集了一批高素质的干部教师队伍。教师中既有北海专署的机关干部,又有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毕业的教员,还有本地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他们以笔作刀枪,努力开拓创新,为学生展现才华提供了舞台。

      胶东公学从1938年8月建校到1948年1月,校龄近十年,运用革命战争的理论指导办学,培养出6200余名党政军干部。从胶东公学走出来的学子,无论是将军、干部,亦或是教师、战士,身上始终闪烁着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和对人民的满腔热爱,成为一面面红色旗帜,引领着后人继续前进。

      战争年代,胶东公学将红色之火燃遍胶东大地,在生死危难中淬炼,在联系群众中成长,其历史记忆在胶东大地追根溯源,成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红色基因。

      ■亲历故事

      宫波回忆78年前与胶东公学师生交集——

      “他们个个剑胆琴心,胸怀报国之志”

      当年,我有幸与胶东公学的师生们有过交集。不过,那已经是78年前的旧事了,那时我才11岁,在宫家村小学读二年级。

      1943年早春的一天,村里来了20多个年轻男女,他们身穿统一的灰色服装,个个朝气蓬勃。我听村里的大人说,他们都是胶东公学的师生,受上级指派,到宫家村帮助开展扫盲工作。村里的人非常欢迎师生们的到来,还单独辟出一间教室供他们居住。他们来了几个月,和村里人一样下地干活,帮助村民收拾庄稼。

      自打他们来了之后,村里就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听村里老人说,他们是上级派来的大老师,教我们识字,大老师先教给小老师,小老师学会后再教给不识字的农民。胶东公学师生来的那几个月,同村小学联合起来,分组在村里进行扫盲工作——少则三五人、多则十几人为一个学习小组。我被选中在村里当起了小老师,每天拿着小黑板到学习组给不识字的村民上课,白天开妇女识字班,晚上办民校(民校学生都为男性)。

      当年日军的侦察机经常在村庄上方低空飞行,绕村侦察。胶东公学师生发动村里的民兵,拖出了一门土炮,在里边装上火药、小秤砣,绑在松树上,日夜蹲守,等到飞机来侦察的一刻,立即点火发射。虽然没能击中,但那以后再也没见到侦察机在村庄上空徘徊。说起来,当时的胶东公学师生个个剑胆琴心,胸怀报国之志。

      我1932年出生,1953年参加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62岁那年,我从教师岗位上退休,离开了热爱的教育事业。之所以走上教书育人这条道路,与胶东公学师生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他们犹如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让年幼的我立志长大后要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记者手记

      让红色薪火代代相传

      胶东公学书写了战争年代发展革命教育的历史,成就了一段火线办学的传奇。办学10年间,培养出6200余名党政军干部,充实了干部队伍,为抗战胜利和根据地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中,他们为了正义的事业不惧艰难险阻,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用一腔赤诚为民族独立点燃星星之火。

      胶东公学的历史虽然短暂,却是革命先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是胶东人民的传家宝。在伟大时代的召唤下,我们要从革命先辈的故事中汲取力量,传承和弘扬崇高的革命精神,勇担时代赋予的使命和任务,在新的长征路上努力实现新作为。(Hi威海客户端记者 陈甜甜 文/图)